序曲:關於尼采的課(第2/2 頁)
不正經的故事;還有人把講堂當成了零食天堂——巧克力夾心餅乾、原味奶茶、草莓味雪糕……在神聖的講堂上做出諸如此類不雅的動作,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為,也是對文化和思想的蔑視。相比之下,林健杭是眾人公認的“好好先生”,他正直善良,在課堂上專心聽講,最起碼他不會擾亂課堂秩序。別看他老實巴交,骨子裡卻是放蕩不羈、崇尚自由和真理的人。
蔡教授扶了一下金絲眼鏡,繼續說:“世人對尼采譭譽有加,大起大落。在納粹眼裡,尼采是軍國主義者、反猶太主義者;在自由主義者眼裡,尼采是個人至上主義者;在固守傳統人的眼裡,尼采是一個破壞者,他主張用錘子敲碎一切偶像和傳統;在虔誠的宗教人士眼裡,尼采是一個危險的離經叛道者。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說:‘尼采是最後一個形而上學者,傳統的形而上學在尼采那裡終結了。’”
場下引起了一陣短暫地譁然。蔡教授把目光轉移到學生身上,接著說,“好,現在有哪位同學可以說說偉大哲學家尼采的生平?”
一陣沉默,他哆哆嗦嗦舉起了手,站起來緊張地回答:
“據我瞭解,尼采出身於宗教家庭……”他嚥下一口唾沫頓了頓,說:“據說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師,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學會說話很慢。他老是用嚴肅的目光注視著一切,牧師們很喜觀這個沉靜的小男孩,喜歡帶著他一起散步。在尼采四歲時,他父親不幸墜車震傷,不久就去世了。這件事將他完全震懾了,兩年後他的弟弟也去世。後來他獲得了小牧師的稱謂。自從這時起圍繞著他周身的都是女人——母親、妹妹、袓母和兩個姑姑。後來,尼采生活在一片祥和平靜的氣氛中。”
他的心怦怦地跳,他太熟悉尼采了。
蔡教授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夥子,投來讚賞的眼光:“這個同學回答得不錯,對尼采有很多瞭解。”
“你叫什麼名字?”蔡教授問。
他微笑,羞澀地回答:“林健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