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章 盛開在嶺南的文明之花(第1/2 頁)
“大寶貝?”
“在我們眼裡,這座南越王墓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寶貝!”
廣州考古所的研究員鄧學良,一邊往嘴裡夾菜,一邊滿臉憧憬的說道。
確實。
對廣州考古所來說,這座南越王墓就沒有不是寶貝的東西。
隨便一件東西,都是西漢早期的文物。
這對極度缺少秦漢文物的廣州來說,就是一座價值不可估量的寶藏。
“銅、鐵、玉、瑪瑙、綠松石、陶器應有盡有啊!”
“光是玉具劍,就有十多把!”
“各種鐵製武器更是一大堆,鐵戈、鐵戟有幾十把!”
“原來西耳室裡沒有多少鐵製武器,並不代表南越國沒進入鐵器時代。”
“而且鐵製的實用器也很多,鋤頭、鑿、釘都有。”
“這些鐵器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包括武器。”
“這說明這些鐵器並不是專門製作的禮儀用器,是墓主人生前的實用器。”
“看起來南越國的鐵器普及情況,要重新判斷了。”
“西漢先進的鐵器文化,應該是沒有太大阻礙的就傳播到了南越國的。”
“西漢中央並沒有像防備匈奴那樣,嚴苛的防備鐵器向南越國外流。”
別小瞧古人。
在經歷過戰國爭霸之後,秦漢時期的人是很清楚,技術的壟斷有多重要。
匈奴人不會製作鐵器,西漢人自然會嚴厲把控鐵器的外流。
北方和匈奴人的一些互市,大宗交易一般都是用糧食、布匹之類的東西,和匈奴人換取牲畜。
最多就是再給匈奴人賣鹽。
鐵器,特別是鐵製的武器,這玩意只允許在軍中使用,是絕對不可能隨便賣給匈奴人的。
至於會製作鐵器的工匠,那就更加要嚴密保護了。
他們只能在少府下轄的武器工坊內,為西漢軍方沒日沒夜的製造武器。
甚至會遭到嚴格的監控和限制。
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會打造鐵器的工匠,被匈奴人獲得。
匈奴人常年進攻西漢邊郡,燒殺搶掠之下,也只能搶走一些人口以及部分鐵製的農具而已。
甚至漢文帝、漢武帝的時候,鐵製的農用具都還沒全國普及呢,真正佔據主流的還是青銅甚至木頭做的農具。
在公元前那個執行緩慢的社會,想要完成青銅到鐵的換代,是需要長達百年的時間,才能做到的。
西漢的軍方,一部分精銳率先換上了鐵製武器,再訓練出了精銳的騎兵。
六十年磨一劍,於是,衛青和霍去病便出塞大敗匈奴,封狼居胥。
只是沒想到,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南越國,居然也能有如此精湛的鐵器。
雖然內棺出土的鐵器,因為儲存情況不佳的原因,已經鏽蝕非常嚴重了,甚至都黏在了一起。
但是能打造出制式的鐵武器,已經足夠說明,南越國應該是有一批專業的“鐵匠”。
或許是繼承了吳、越的鋼鐵冶煉技術。
也或許是從西漢中央要來的技術。
總之,南越國的鐵器水平,是不比西漢中央差的。
這也更顯得漢武帝的厲害了。
同樣擁有鐵製武器的南越國,在面對南顧的漢武帝,幾乎沒有絲毫抵抗的能力,就輕鬆被滅國了。
西漢的良家子們,吃著家鄉的醬,唱著劉邦的大風歌,輕輕鬆鬆就翻過了嶺南,一路碾壓到了番禺。
當年漢武帝手下的軍隊,是真的舉世無敵啊!
“不過比起鐵器,南越國的玉器工藝,才是真的頂尖啊。”
“恐怕比同期西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