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1/2 頁)
東耳室內,一片忙碌景象。
“鈕鍾一套14件,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在北牆壁下。”
“甬鍾一套5件,位於鈕鍾東側。從小到大,依次擺放在地面上,未見有木架。”
“甬部與鐘體同模鑄出,儲存基本完好,形制相同,大小不一。”
“每件甬鐘的外裴都有絲絹包裹的痕跡,表明是包裹入葬。”
“勾鑃一套8件,置於東耳窒後壁,出土時多數大小相套,器形基本相同,也是一體鑄出的。”
“勾鑃上的銘文,除了統一的“文帝九年樂府工造”之外,其下每件還陰刻了“第一”至“第八”的編碼,篆文字型工整!”
“刻有第一的勾鑃最大,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以下依次遞減!”
“第八最小,通高只有368厘米,重1075公斤!”
陳翰與林雅,莊雲鵬他們,正在清點著清理出來的三組青銅編樂。
孔建文和李教授,則在旁邊進行記錄。
三組青銅編樂的每一件器物大小、形制、特點都記錄歸檔後,李教授合上本子:“一會從三組青銅編樂裡,各選曲一件,請廣東地質局中心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進行電子探針分析。”
“確定一下這三組編鐘的化學成分,看看製作的合金比例。”
一般來說,從戰國到秦漢時期,製作青銅器時都要用銅、鉛、錫三種金屬作為主要原料。
不過到底這三種原料的配比多少,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甚至不同工坊鑄造出來的青銅器都不一樣。
這三組青銅編樂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當時的青銅器製造工藝,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必須好好研究。
“剩下的這些青銅編樂,就分裝送到廣州博物館暫存吧。”
李教授指揮著大家,藉助工具,將這三組青銅編樂都送出墓室後,便忙不迭的又帶著大家回到東耳室裡,繼續投入清理工作。
東耳室內的情況,比前室好很多。
因為沒有填土大量湧入,所以室內的器物清理起來較為方便。
只是半天功夫,這三組青銅編樂就被清理了出來。
而這三組編樂,也只佔據了東耳室器物的一小部分而已。
除去這些編樂,東耳室內還有非常多樂器。
只不過非銅類的樂器,儲存情況就沒那麼好了。
象崗這邊可能確實不太適合長期儲存古墓。
比象崗早了幾百年的戰國曾侯乙墓裡,同樣出土了一大批樂器,有木質的也有銅製的,儲存的情況都非常的完好。
可是象崗南越國墓裡,只要是和木頭沾邊的東西,都嚴重腐朽了,基本無法儲存。
陳翰在甬鍾旁,就發現了四個銅瑟枘(rui)。
一瑟四枘,可以確定這應該是一把瑟的配件。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是我國最早的彈絃樂器之一。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
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先秦時期,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也頗多。
只是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失傳了。
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歷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制、張弦、調絃法諸方面已有較大的差異,是後人按照先人典籍,然後再仿製出來的。
先秦時期的瑟樂譜,也更是已經失傳了。
甚至唐宋時期的後世瑟樂譜,到現代也同樣失傳了。
現有的瑟譜,只有明清時期,以及少數宋末到元初時還儲存下來的古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