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章 破譯(求訂閱!)(第2/3 頁)
被解讀出了大半。
第二段銘文裡,生僻的字更多了。
有很多字都是從來沒出現的新銘文,以李教授和陳翰這麼幾個人的力量,很難在短短几個小時裡就解讀出來。
“這個字是“撫”還是“無”啊!愁死了。”
陳翰拿著拓印下來的銘文,眉頭緊皺,不斷的抓撓頭皮,感覺自己的腦袋都快炸了。
每個字他都覺得眼熟,覺得好像有好幾個字都能匹配的上,但是過一會了他又感覺好像都不是!
這種感覺非常的折磨人。
“不管了,先試一試。”
集合了大家已經解讀出來的部分,陳翰整合在一起,連蒙帶猜的試著連在一起讀了起來:
“達殷之命,撫()天下,王()命南公,營宅汭土,君庇淮夷,臨有江夏,周室之既卑。”
還別說,漢字的神奇再次展現了。
就算缺字少字,就算其中有那麼幾個字,陳翰自己都不確定,完全是蒙的。
但是神奇的是,整段翻譯出來的字連在一起,還真的能拼湊出完整的意思來,並不耽誤理解這段銘文的大致內容!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啊!
如果他能翻譯出來的字都沒錯的話,那這段話的資訊量超級大啊!
接上上一段最後四字“左右文武”,這段話的意思就是:
“輔佐文王武王終結了殷商的天命,平定天下,後來武王命令南公,到江河匯流之地營宅建設,庇佑淮夷,擁有了江夏的土地,是周室的遮蔽。”
第一段和第二段連在一起。
就是在介紹一位叫“白括”,尊稱“南公”的武王大臣,曾經輝煌的榮譽。
這位“南公”一開始輔助文王和武王打天下,後來憑藉著這份功勞,被武王封到了一處江河匯流的地方,統治這裡的淮夷,是周王室的一道屏障。
好傢伙!
聯絡到1號墓是一位曾國貴族的墓,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曾國的某一任曾侯。
那這不就說明,這枚編鐘上記載的這位“南公”,應該是曾國的開國君主,記載的這段故事,是曾國被分封誕生的原因?!
陳翰自己都被自己翻譯出來的內容驚呆了。
在西周,“公”這個字代表的就是周王室最頂級的大臣,是一種尊稱,比如周公、召公。
所以“南公”的意思,應該是一位封地在南方的公卿。
而他的名字,應該就是一開頭提到的“白括”。
這位名字叫白括的南公,不但輔助文王、武王定鼎了天下,而且奉王命,在南方建立了曾國。
是曾國的第一代曾侯!
可是,陳翰迅速的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西周初年的大致歷史。
他不記得有哪一位西周知名的大臣叫白括啊?
難不成,這是一位被史書遺忘了的西周開國元勳?
所以曾國才一直都不見於史書?
畢竟祖宗都沒被史書記下
可是,這個解釋不合理啊!
被武王命令“君庇淮夷,臨有江夏”,成為周王室在南方的一道屏障。
如此重要的大事,如此重要的一個諸侯國,怎麼可能會不紀錄於史書之上呢?
這就像是,在歷史紀錄沒有斷代的情況下。
兩千年後的史書上,現在這個年代,五常變成四常了,華夏消失於史書上了,查無此國了。
這也太離譜了,怎麼都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的吧!
這位白括,不可能被漏掉,絕對是在史書上有記載的!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