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彙報!(第2/3 頁)
三個編鐘的尺寸不同,最大的那個大小估計得是最小的三四倍。
“小陳,來啦?”
注意到陳翰的孔建文,揮揮手將他喊了過來,向他介紹道:“這三個編鐘,剛從1號墓的沙土堆裡清理出來。”
“剛才已經測量過了,最大的這個1號編鐘通高112厘米,2號高48厘米,3號厘米。”
“2號編鐘殘破的厲害,實在是有些可惜了,如果能從沙土堆裡找到編鐘破損的碎片,也許還能修復。”
“不過重要的是這1號編鐘!”
“1號編鐘鐘體的正、背面鉦部,正面左右鼓、背面左右鼓部上都鑄有銘文。”
“全有銘文字數169個!”
“全都是金文,李教授初步辨認,應該是大篆。”
“一會盡快拓印下來,我們一起研究研究,看看這銘文上記載了什麼內容。”
孔建文的神色有些激動和興奮,有一種探索秘密的感覺。
金文,指的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是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型的總稱。
而大篆,則是一種流行於西周晚期,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的文字。
也正是因為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儲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
不過,大篆並非是一種在周代全國統一的文字。
不同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字型差異都蠻大的。
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因列國割據,各國的大篆都形成了地域特色。
不能說完全不一樣,但是確實差別也不小。
不然秦始皇后來也不會為了這個專門搞書同文,弄出了秦篆(小篆)。
“大篆啊,1號墓是曾侯墓,那應該是使用的楚篆?”陳翰皺了皺眉頭,在和幾位研究員打了個招呼後,便湊近看向了1號編鐘鼓面上的銘文。
果不其然,1號編鐘上的銘文形體修長,筆劃細而首尾如一。
雖然看起來整齊美觀,筆勢圓轉流暢。
但是從形體上看,又於中原一脈相承的甲骨文-篆文-小篆體系不盡相同。
西周時期的楚篆,與中原諸國的大篆還沒有多大區別。
直到春秋末期至戰國中期,楚國才在篆書的基礎上,附加鳥形裝飾,演化出了和中原文字差異較大的鳥篆、蟲書。
1號編鐘上的銘文,只是在形體上偏向楚篆的修長風。
倒是沒有將文字線條的表現形式,轉換成裝飾性的鳥形、蟲形和魚形等動物紋飾。
只是,就算是大篆,也有點超出陳翰的知識範圍了。
他的技能點,是點到小篆上的啊
小篆是從秦國文字上演化而來的。
因為是秦國一統了天下,所以在漢字發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漢字發展的主流,六國文字僅代表了支流。
所以,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字可以分為兩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國文字。
1號墓裡的編鐘銘文,顯然是屬於六國文字型系,而且還是六國文字型系中,獨在南方發展的楚國文字
精通小篆的陳翰,面對這169個楚國大篆,也有些手足無措。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