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得道(第2/2 頁)
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衡量對錯的標尺,這個世界也不需要這樣的標準。
在野口嶺他一直試圖分辨出所有的善惡是非。
他固執地認為朱祿是善良之人,朱仙是邪惡之徒,而靈七則處於兩者之間,既非完全的善,亦非徹底的惡。
他當時覺得自己的分辨非常的正確,然而他卻忽略了人性的複雜多變。
更忽略了他的分辯既沒有任何的價值,更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世上從來不曾有絕對的純粹,若想要儘可能的看清楚事物的真實面目。
需全面瞭解對方一路走來的經歷,還需要詳盡的瞭解對方的三觀,人物關係,處事邏輯,個性特徵,潛意識的影響,更需要根據具體的事物做全面的調查和分析。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如此,才有可能過表象洞察到其內在的本質。
若只是以一種定義式的方法去辨別世間萬物,最終所獲取到的認知只能是片面且狹隘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不容小覷,那便是立場問題。
無論是朱祿、朱仙亦或是靈七,我們切不可忘卻一點:他們皆隸屬於同一個陣營——野口嶺。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匡正與他們完全的敵對關係。
在此種立場之下對敵方任何一人作出評價或判斷,無疑都是帶著明顯的立場色彩的,而且也是非常不準確甚至是荒誕的。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初匡正才會做出那般荒謬之事——向靈七提供蘊靈丹,期望著藉助靈七之手來對抗朱仙,以期能坐享漁翁之利。
然而,事情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那已經不是簡單的“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匡正幾乎為此賠上了的性命。
也許有人會辯稱,如果沒有赤影和雷莽,匡正的計劃極有可能成功。
先不提此種假設是否過於荒唐可笑,單就赤影和雷莽而言,它們本就是朱仙自身實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即便這些力量是借來的,那也依舊是實實在在的力量啊!
哪怕我們再退一步來講,縱使靈七的實力在他的暗中幫助下果真超越了朱仙,那又能怎樣呢?
難道就能確保匡正一定可以如願以償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就算靈七取代了朱仙,那也只是野口嶺更換了個當家人罷了。
他們與三大領主之間根本矛盾依舊存在。
事實上,自他們涉足莽原的那一剎那開始,彼此間的結局便已經註定了。
不論他們進入莽原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在三大領主眼中,他們都是前來搶奪資源的敵人。
這個事實,無論怎樣粉飾,都無法改變。
正因如此,哪怕野口嶺的當家者走馬燈似的更迭交替,雙方的關係都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如此情形之下,匡正之前謀劃的所謂驅虎吞狼之計策,註定將永無可能獲得成功。
而這一切,恰恰是因為他悟透了自己的道,他方才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大徹大悟。
也恰是憑藉著這穿透表象直擊事物本質的洞察,這才有了此次於睡夢中的頓悟。
而伴隨著對“道”的參悟,匡正的實力終於實現了質的飛躍,進而邁入了那傳說之中令人夢寐以求的“入聖”境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