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得道(第1/2 頁)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匡正一直堅信著“道”便是對極致的不懈追求——極致的正確與極致的錯誤。
然而,修備縣的經歷,以及後來深入莽原後的種種際遇,讓他逐漸意識到:世間之事並非如他先前所想那般絕對。
所謂的對錯之分,往往只不過是因為看待問題的出發點不同而有所差異而已,與問題的本質其實並無太大關聯。
這就好似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一個多面體,由於視角的變化,我們所看到的影象也會截然不同。
這裡面不存在絕對的對錯,有的僅僅是立場的各不相同罷了。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匡正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那究竟什麼才是“道”呢?
這個問題如同一團迷霧,始終縈繞在他心頭,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時光荏苒,直到匡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不幸遭到了三大領主的圍攻!
在那場激烈的戰鬥中,儘管拼盡全力抵抗,但終究實力差距懸殊,最終身負重傷,生命垂危。
要不是被吳朲和原有僥倖救起,當時的他就永遠的睡過去了。
也正是在這次長久的昏迷中,他墜入了一個漫長而離奇的夢境。
在那個奇特的夢中,匡正如同置身於一片浩瀚無垠的星空之下,周圍閃爍著點點繁星,如夢似幻。
這是他第一次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觀察,他獨自一人漫步其中,苦苦思索著關於“道”的真諦。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靈光突然劃過他的腦海,猶如閃電劃破夜空一般耀眼奪目。
終於,匡正恍然大悟,他找到了那屬於自己的“道”。
原來,真正的“道”並不在山中,也不在他人口中,更不會藏匿於那些浩如煙海的典籍或者形形色色的道觀、寺廟之內。
“道”一直都在每個人的心中。
所謂的“道”,就是你這一生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外物不過是煙雲,本心才是真諦!
一旦確定了目標,哪怕全世界都投來質疑和否定的目光,也要堅定不移地勇往直前。
因為“道”的本質,就是成就自我。
而成就自我,就是找到自己的初心。
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如果一直以社會價值為自我價值,那你碌碌一生都只是在隨波逐流。
那麼到死了都不知道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你的一生又究竟得到了些什麼。
因為社會的價值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價值標準。
資源稀缺的時候,控制人口數量是普世價值觀。
所以那時候,全社會的共識是控制人口,減少生育。
以資本論成敗的年代,金錢是普世價值。
因此金錢就成了衡量成敗的唯一標準。
這才幾十年的時間啊?
普世價值就變幻了幾個模樣,可你呢?還在這個世界生活著。
如果跳出來看的話,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和你有什麼關係呢?
你還是你,並沒有因為社會價值觀的變化而把你變成了別人。
你依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個體!
可是,你這獨特的個體活出了別人想看到的所有模樣,卻唯獨沒有活出自己。
時光不重返,人生不再來,每個人都只能活一輩子。
既然沒有糾錯的可能,為什麼不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呢?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匡正宛如醍醐灌頂般,瞬間放下了心中長久以來的那份執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