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蔽。(第3/6 頁)
其用不窮”,最充盈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是空虛的,但它的作用沒有窮盡。就像大海,表面上一望無際,看似空洞,但它蘊含著無盡的資源和能量,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援。
“大直若屈”,真正正直的人有時看起來像是屈服了。比如岳飛,他一心報國,忠誠正直,但在奸臣的誣陷下,他暫時屈從於不公的命運,然而他的正直精神卻永遠銘刻在歷史長河中,激勵著後人。
“大巧若拙”,最巧妙的技藝看起來像是笨拙的。比如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建築,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外觀簡單質樸,卻牢固無比,體現了看似拙笨實則巧妙至極的智慧。
“大辯若訥”,真正善於辯論的人看起來好像言語遲鈍。像藺相如,面對秦王時,他言辭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成功完璧歸趙,展現了真正的雄辯並非滔滔不絕,而是言簡意賅、直擊關鍵。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浮躁多動可以抵禦寒冷,安靜沉著能夠克服炎熱。保持內心的清靜,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比如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因為浮躁盲目跟風,往往遭受損失;而那些能夠冷靜分析、保持清靜心態的人,更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在生活中,我們要理解這些看似矛盾的道理,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以一顆清靜的心去洞察事物的本質,從而更好地面對人生的種種境遇。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故事情節:
故事(一)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名為華國。
華國的能工巧匠李木匠,以其精湛的技藝聞名遐邇。他打造的木器,線條流暢,結構穩固,美輪美奐。然而,他從不刻意追求華麗的裝飾,其作品看似樸實無華,卻蘊含著極致的巧思。有人質疑他的作品太過簡單,他卻笑言:“大巧若拙,真正的巧妙在於實用與耐用。”一次,皇宮需要打造一批重要的傢俱,眾多木匠紛紛呈上精心雕琢、華麗無比的設計,而李木匠的方案卻顯得簡潔質樸。最終,李木匠的作品被選中,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堅固如初,這正是“大巧若拙”的體現。
華國還有一位忠臣叫張大人。他生性剛正不阿,直言進諫,哪怕觸怒聖上也毫不退縮。曾有人勸他圓滑處世,他卻堅定地說:“大直若屈,我心正直,哪怕暫時受屈,終有真相大白之時。”後來,奸人誣陷,他被罷官流放。但最終真相大白,聖上懊悔不已,重新重用他,而他的正直之名傳頌千古。
,!
在華國的邊境,有一位將軍叫王將軍。他用兵如神,戰無不勝。但他從不炫耀戰功,為人低調謙遜。在一次抵禦外敵的戰役中,他故意示弱,誘敵深入,最終一舉殲滅敵軍。眾人皆贊其謀略高深,他卻道:“大辯若訥,真正的智慧無需多言。”
華國的一位富商趙老爺,家財萬貫,倉庫充盈。但他生活節儉,樂善好施,常說:“大盈若衝,財富再多,也當心懷敬畏,回饋社會。”在災年,他開倉放糧,救助無數災民,深受百姓愛戴。
然而,華國的新君繼位後,急於求成,妄圖透過頻繁的征戰和繁重的賦稅來擴充疆土、充盈國庫。一時間,百姓怨聲載道,國家動盪不安。一位智者進諫道:“陛下,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治國當以清靜為本,不可急躁冒進。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新君最終幡然醒悟,調整國策,華國又迎來了太平盛世。
故事(二)
林悅是一位極具天賦的舞者,從小就對舞蹈充滿熱愛,夢想著能在舞臺上展現最完美的表演。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不斷地訓練,追求每一個動作的精準和優美。然而,過度的追求完美讓她陷入了一種極端的焦慮。
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