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imo特別獎(第1/2 頁)
5月23號,24號的兩天考試正式結束了。
各國的參賽選手和領隊老師都鬆了一口氣。
評審會準備開展閱卷打分工作,而場外,老師和選手們都已經開始自行核對答案和分數。
25號、26號按照慣例,選手們將會在成績尚未出具之前先進行簡單的旅途。
本次主要參觀了成立於1829年的開普敦大學,同年的華國還處於清朝道光九年,改變華國曆史程序的戰爭還未爆發,那年在當時的華國人眼中華國還是天朝上國
但是落後的非洲大陸都已經成立了大學。
26號晚上,評委組將評分有爭議的幾張試卷拎了出來。
其中便有一張來自華國。
由於是華國的卷子,蘇振華需要回避不能參加這張答題卡的評審。
答題卡在各個評審委員間流轉,大家都很不理解,這張答題卡有什麼問題。
來自英國的評審員發問:“毫無疑問的滿分,和參考答案完全一致,這有什麼爭議?”
各國的評審員都表示認同併發出這一張答題卡到底有什麼爭議的疑問。
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的會長將手中另外一張卷子也給各國評審員審閱。
全場一片寂靜。
許久,英國的評審員說道:“真是天才的證明,毫無破綻的邏輯!”
俄羅斯的評審員說道:“柯西不等式的方法也遠比參考答案簡單,第三個暴力的解法我聞所未聞,非常精彩!”
“但是,這又有何爭議,判個滿分不就可以了嗎?”美國陪審員疑惑的問道。
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的會長梁貫成放下了手中的咖啡:“如此精密絕倫的證明,理應獲得額外的嘉獎,我建議為這位王庭柏選手額外加上一分,併為他頒佈IMO特別獎,大家投票表決吧!”
梁貫成是港城大學的教授,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ICMI)主席
美國評審員立馬反對道:“我不同意,這不符合規矩!”
德國的評審員嗤笑道:“什麼時候你們美國開始遵守規矩了?我同意!這是一名數學天才,理應受到他應得的待遇。”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同意!”
會長一錘定音,大手一揮在王庭柏的考卷上批了一個“42+1”,並宣佈他獲得IMO特別獎。
IMO歷史上首位42+1,43分的選手誕生了,他的名字是王庭柏。
一天之後,所有參加本次IMO的選手、老師都彙集在大螢幕前。
主辦方將在大螢幕上公佈所有選手的成績。
主教練蘇振華已經被放出小黑屋,此刻正在華國隊的場地緊張的走來又走去。
螢幕突然亮起,所有的成員都緊張的抑制了呼吸。
圖片裡的每一行代表一位選手,每一列代表每道題的總分。
成績根據國家隊總分的排名從上往下逐步揭開。
華國隊的選手名字久久沒有出現。
當第三名韓國隊出現時,所有華國隊的成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率先出現的是美國隊總分231分,各位選手的分數為42,42,42,40,35,30。
華國隊看到美國隊的名字時,已經開始歡呼雀躍,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是第一!
費歷克斯·吳不敢置信的看著大螢幕:“第二?231分怎麼還只是第二?明明第一天的成績我們遠勝於華國?!”
緊接著大螢幕用英語顯示華國隊六位選手的成績:
王庭柏?、林雪寧42、虞知仁42、趙慧麗36、關凌飛35、陳漢濤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