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英雄輩岀(第1/35 頁)
秦皇贏政掃滅六合,一統天下,設立郡縣制度,統一了貨幣,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為了防備北方匈奴,他派人把燕趙兩國修建的長城連結起來,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並派長公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帶重兵防守北方。自以為功蓋上古的三皇五帝,遂自稱始皇帝,後世便以二世,三世的傳下去,豈知……。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大秦的江山會落到一個比自己小几歲的平民,沛縣岀生的一個小人物劉邦手裡!
為了在北方修築長城和在驪山修建陵墓,他在全國徵調了大批青壯年去做勞役。當時有大批的儒生評擊了時事要政,也正議論他的功過卻遭到了他的清算,他追查將這六百多儒生全部活埋!這就是秦代發生的坑儒。丞相李斯又煽風點火,說這些文人時常聚在一起談古論今,會直接影響秦朝的統治,建議將各國諸子百家的書籍全部燒燬,只留了部分秦書,占卜的和醫書和煉丹的不燒,秦始皇採納了這個建議。這是焚書。
經過焚書坑儒,修築長城,大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剛平定的國家又逐漸紛亂起來,可贏政並沒有注意到,還不止一次的巡遊,名地官員為了迎合皇帝,層出不窮的苛捐雜稅落在本就飢寒的平民百姓身上,他在東巡的路上病死後,李斯,趙高等立了次子胡亥為帝成了秦二世。
胡亥繼位後,並沒有調整當時的暴政,反為了皇位穩固,逼殺了長兄公子扶蘇,大將軍蒙恬和丞相李斯,整個國家就像放在乾柴上一樣,只差一點火星便會燃起熊熊烈火,原六國貴族門也暗中活動起來。不久在徵發往漁陽戍邊的近幹名難民在大澤鄉,遇上了千年不遇的暴雨,接連半月的大暴雨沖毀了道路,田園和莊稼。也使他們延遲了時間,不能按期到達漁陽了。
原先陳國的遺少陳勝、吳廣是這支戍邊民眾的隊長,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誤期的他們去不去漁陽都會被處死,逃也逃不成,為了擺脫被處死的命運,陳勝吳廣經過商議後又與這些難兄難弟搓商,最終確定聚眾造反,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燃起了不滅的篝火。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殺死了押送他們的軍官,攻佔了大澤鄉,隨後又佔領了蘄縣,周邊不少人也主動參加陳勝吳廣的隊伍,陳勝吳廣帶領部隊又迅速攻佔了陳,周圍十幾個縣的地盤先後歸附後起義軍旗下,部隊發展到五六萬人,兵車有近千乘,他們在陳地那裡設立了治所,頒佈了一系列的命令,建立了第一個農民政權,建國號為“張楚”。
“張楚”建立後,陳勝稱楚王,並派假王吳廣帶領兵向西攻擊熒陽、敖倉,欲挺進關中;
任周文為將軍帶兵進攻穎川,下函谷關,直抵咸陽。周文勢如破竹,一直打到咸陽附近的戲。
派宋留帶一路人馬直進南陽,入武關,略定三輔,宋留成功地進佔南陽,攻克武關。
各地的反秦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岀來,有劉邦在沛縣起兵,有楚國的項梁,項羽在徐州地方起兵,六國的後裔也聚眾揭竿而起,全國各地都燃起了反秦的篝火,舉起了反秦的旗幟。
秦二世胡亥驚惶失措,升殿設朝召集兩班文武商議對策。趙高建議派章邯為帥,讓他帶兵攻擊陳地,先滅張楚。經過一段時間的互相攻守戰,章邯成功地撲滅了陳勝吳廣的烽火。轟轟烈烈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在朝廷和地方勢力的聯合鎮壓下,最終還是失敗了。陳勝吳廣雖然犧牲了,但劉邦、項羽領導的兩支起義軍卻迅速地壯大起來。
項羽在主要謀士范增等人建議下,帶領大將龍且,鍾離昧,季布,英布,桓楚,虞子期等,分兵攻略各地,又合兵北上進攻鉅鹿,項羽採納了范增提岀的破釜沉舟之計,在鉅鹿大破秦將章邯,重創了秦軍最後的主力軍隊,後來章邯也帶領餘眾歸順了項羽。
劉邦是豐國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