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3 頁)
“兩種公母種豬約三千頭,公母豬的比例是一比一百,能夠保證桃江豬的繁殖,不會造成近親繁殖的。”徐茂才說。
“那就好。”徐家強說。
“二表叔,養殖場今年能夠出欄多少頭豬?”於志軍問。
“商品豬中的一半母豬可以用來繁殖,其中大約50~60%可以用來做繁殖群,三千頭母豬一年替換掉一千五百頭,如果仔豬的成活率在85%左右,您們一年出欄約兩萬頭生豬,八千多頭仔豬。”徐茂才說。
“養殖場每一年利潤是多少?”於志軍又問。
“行情好千萬元不止,行情不好也許會賠本。”徐茂才說。
“為什麼會賠本?”於志軍再問。
“飼料和人工的比例佔很大一部分。”徐茂才說。
“保守估計能夠盈利多少?”於志軍最後問。
“三百至四百萬元,或多或少不一定。”徐茂才說。
“這些就不少了,我們家兩百多噸的沙船每一年不到二十萬元,養殖場的利潤是我們家沙船的十幾倍,我簡直不敢想象。”於志軍說。
“內河運輸一年能夠正二十萬就不簡單了,要知足常樂,大舅也是最近才掙錢的,你們又剛剛買了新船,加上為你建房,大舅花了不下百萬,你還想怎麼著?”徐家強說。
“我也想養豬致富。”於志軍說。
“你們村沒有地方,難得你把住養在河裡不成。”徐家強笑著說。
“哎,表哥,我們家在石樑河邊上樹林,我也可以林下養殖。”於志軍說。
“石樑河是臨江市的飲水源,石樑河飲水保護區內是禁止養殖的。”徐家強說。
“那我還是老老實實地跟著爹跑船吧,做不了大老闆可以做小老闆。”於志軍說。
“現在的社會,只要你勤奮就一定能夠致富,不現實的事情不要做,要遵循自然規律,在新農村建設上闊步前進。”徐家強說。
“是,表哥。”於志軍答道。
“說到石樑河,咱們村的翠微河什麼時候治理?”徐茂才問。
“二叔,等和排澇灌溉渠一起治理。”徐家強說。
“要想治理好翠微河,必須和楊家坳村與孫家坡村聯手。”徐茂才說。
“這個事情我想過,楊玉剛大舅現在是村長,應該能夠做通楊樹才書記的工作,楊家坳與徐家坳可以聯手,孫家坡村書記孫會民會算計,就怕一時半會不會與我們聯手。”徐家強說。
“翠微河上游先治理好,中下游治不治理咱們管不著,翠微泉是翠微河的源頭,也是咱們村的飲水源,不能弄髒了。”徐茂才說。
“臥牛嶺翠微泉是楊家坳和徐家坳兩村共同的飲水源,楊家坳在泉子西邊埋了管道,已經把泉水引至村裡,咱們村也得把泉水引進村,以後不用再喝翠微河裡的水了。”徐家強說。
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徐家強說:“父老兄弟們,鋪設自來水管道和修建排澇灌溉渠可能會佔到某些人家的地,希望大家不要計較個人得失,要犧牲小我支援村裡的建設。”
“行,咱們聽書記的。”黨群代表們說。
“自來水管道能夠保證咱們所有人的健康,排洪灌溉生產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惠民利己的工程,人人盡責。”徐家強又說。
“是,書記。”黨群代表們答道。
“志國,鋪設自來水管道由我負責,建設排洪灌溉渠由你主管。”徐家強說。
“行,書記。”袁志國答道。
“排澇灌溉渠要‘三面光’,灌溉用水心不慌,水是莊稼人的膽,修好水利,種田有底氣。”徐家強說。
“三面光水渠是什麼意思?”黨群代表問。
“‘三面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