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3 頁)
朱正:從王芳妮說起(2)
復電發出之後,毛澤東大約覺得,這樣逐條駁復恐怕不甚妥當,於是在1月7日又發出第二封電報,除了肯定&ldo;我1月2日電報所陳觀點之外&rdo;,還作出了十分謙恭有禮的姿態:&ldo;我衷心地謝謝您給我的指示。我一定深入研究這些指示,注意它們,並根據指示採取措施。&rdo;對於王明,比上一電報說得緩和多了:&ldo;關於黨內問題,這方面的政策是致力於聯合一致,鞏固團結。在同王明的關係上正是執行這樣的政策。由於1943年下半年所做工作的結果,黨內的形勢、黨的團結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請您放心。就您的想法,您的內心感受而言,我們是心心相通的,因為我的想法和感受和您基本是一致的。&rdo;(第274頁)這當然是從保加利亞文或者俄文翻譯回中文的,不知能不能在中國檔案中找出中文底稿。如果找不到了,不知有沒有研究者否認其真實性?
從季米特洛夫日記中可以看到:1月19日,&ldo;透過伊利喬夫發給延安的王明有關同毛澤東相互關係的密電。&rdo;(第275頁)2月25日:&ldo;透過伊利喬夫給毛澤東發去如下電報:親愛的毛同志:您的兩份電報收悉。您的第二份電報特別使我高興。我不懷疑,您對我的友好意見會給予必要的、認真的注意,並將為黨和我們共同事業的利益採取所要求的必要措施。如能告知您所採取的措施取得的實際結果如何,我將不勝感激。&rdo;(第277頁)他看到了使他特別高興的謙恭態度,可是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的實際措施。
3月7日,記下了王明答覆他的密電。密電中王明對自己的政治態度作了這樣的表白:
我對毛澤東的態度一如既往,因為我把他作為黨的領袖而全心全意地予以支援,儘管過去我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方面和最近一年就黨內生活問題針對我開展的重大運動中的一些個別問題上有個人之間的分歧。
最近一年,在黨內開展了以毛澤東的思想和活動為基礎重新審視黨的全部歷史的運動。他被宣佈為中國布林什維克主義和中國化馬列主義的主要代表。
……我完全支援這場運動。因此我已經既在口頭上,也在書面上向毛澤東和中央委員會宣告,反對李立三路線的鬥爭和確定新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都是毛澤東的貢獻,而不是我的,如同我以前認為的那樣。我還宣告,我放棄一切有關政治分歧的爭論。(第283頁)
臨末,寫了兩句有關私交的話:&ldo;衷心感謝您和親愛的羅莎多年來對我女兒的關心和教育。對可愛的米佳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rdo;譯者有註:&ldo;羅莎,季米特洛夫的第二個夫人。米佳,季米特洛夫七歲的獨子。&rdo;米佳當是迪米特里的愛稱。
看了這個注釋,同時還可以發現譯者代序中有一處也沒有弄清楚。代序說:&ldo;季米特洛夫的惟一男孩夭折後,在許多外國小朋友願做他的後嗣的情況下,1937年他收養了王明的女兒作為自己的女兒。&rdo;(第9頁)米佳這孩子是1943年4月7歲的時候去世的,出生當在1936年。王明是1937年11月回國的,那時他還好好的活著,季米特洛夫並不需要收養別人的孩子去填補感情的空缺。也許是王明考慮到延安生活條件的艱苦,回國的時候,就把孩子留下來,請季米特洛夫照看吧。
(原載《百年潮》2003年第6期)
藍英年:&ldo;拉普&rdo;總書記阿維爾巴赫(1)
說來慚愧,20世紀50年代初聽過蘇聯文學史的課卻沒聽說過&ldo;拉普&rdo;。&ldo;拉普&rdo;兩字,還是在胡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