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4 頁)
龍。
李書龍說:“農村土地流轉指導價格採取分類指導的方法,按照科學測算、現實比較和幅度遞增相結合的要求,參照以下方法進行測算:
(一)土地流轉指導價(即基準價):根據每畝土地農業生產常年農產品產量x農產品價格-生產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當年每畝土地流轉收益底線價格。
(二)資源要素加權法:根據資源配置水平,如,地形特點、基礎設施配套、區位優勢等情況,確定相應的流轉浮動收益。
(三)遞增幅度測演算法:根據物價上漲情況,確定土地流轉收益遞增幅度。指導流轉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一定年限遞增一定比例的土地流轉價格。
(四)特定因素調整法:根據自然災害、國家重大政策調整等特定因素,經雙方協商可依法對土地流轉價格作出相應的調整。特定因素包含的內容和土地流轉調整價格由土地流轉雙方在合同中協商確定。
土地問題是農民最大的民生問題,涉及到農民最核心的利益。
土地使用權流轉,本質上就是農民土地權利和利益的大調整。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有序流轉,其根本立足點就是要充分保障農民權益,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漠視農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利益訴求,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
一是要最大限度保障農民權益。土地流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依法保障農民享有平等的財產權利,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二是要最大限度尊重農民意願。我國農村土地改革的基本遵循就是農民自願。把土地流轉的選擇權真正交給農民,真正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不能以任何理由搞強迫命令、一刀切。對違背農民意願的土地流轉行為,必須堅決制止和糾正。
三是要最大限度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土地流轉是農村土地資源最佳化配置的過程,土地是否流轉、形式如何選擇、價位如何確定,均應由農民根據市場變化‘私人訂製’,要切實發揮好市場的作用。
土地流轉價格一般每畝在1000元左右,具體價格應當由土地流轉雙方協商後確定,國家和地方政府沒有規定具體的價格標準。”
“我們願意參加土地流轉。”村民們說。
金泉科技種植公司流轉了李各莊村80%以上的土地,剩下的10%的土地是機動地,10%的土地是荒山和溝渠。
開元集團決策者開歷史先河,科技種植公司總經理不是一個人,而是農業科技種植委員會,由李各莊村“農科委”行使總經理權力。公司“總經理”的工資屬於“農科委”的,年底平均分給“農科委”成員。
“農科委”設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委員若干名。主任是村民郇慶山,副主任是李忠福和李書全,委員是各生產小組組長,另外成立李各莊村監督委員會,全體村民為監督委員會的成員,監督科技種植公司的運作。
對於安心在科技種植公司工作的村民,開元集團為激發農業工人的工作熱情,給這些人全部按最新政策給他們買“五險一金”,讓他們以後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李天昊對郇慶山說:“你現在‘農科委’主任,希望你把好科技種植關,既不能讓咱們村裡的農民虧本,也不能讓種植公司的利益受損,你的工作責任重大。”
“我知道了,董事長。”郇慶山說。
“你、李忠福和李書全三個人在集團公司享受三星級員工待遇,下個月你們就去領工資,這邊的待遇不變,工作性質不變,權力與義務不變。”李天昊說。
“謝謝董事長。”郇慶山說。
“慶山,農閒的時候你帶人在南土塘建設地下糧庫。”李天昊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