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4 頁)
補助?”李天昊又問董其昌。
董其昌說:“有,但是秀木表哥沒有要,他說他一個人有退休工資足矣,不能為國家添麻煩造成不必要的開支,浪費是可恥的,要把來之不易的經費用在國家建設上。”
“如果李老不推拒,那麼他現在應該有多少退休費?”李天昊再問董其昌。
董其昌說:“比我自多不少。”
“董書記,像李老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軍人現在多少錢?”李天昊問董淑翠。
董淑翠說:“這個我不清楚,但是我爺爺離休費一萬五千元左右,加上津貼、補貼等實際月工資兩萬一千元多一點。”
“我與李秀木是同庚姑表兄弟,他比我早參加工作三年,他是軍人,我是地方幹部,李秀木父親李鐵匠也就是我姑父,是紅軍,打日本人的時候他讓我五個表哥都參軍,抗日戰爭時期姑父與大表哥李秀金和三表哥李秀銅犧牲,解封戰爭二表哥李秀銀犧牲,抗美援朝四表哥李秀鐵犧牲,五表哥自己也在戰場上受傷落下終身殘疾,一家七口人六人參軍,五人是烈士,這在長豐縣乃至枝江市也是絕無僅有。”董其昌說。
“表弟,現在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看到祖國民主而強大,還有什麼比現在更好的呢?比起父親和哥哥們我知足和高興,往事休提,咱們喝酒。”李秀木說。
“好,五爺,我來給你們倒茅臺酒。”李書武說。
“還是那個味。”李秀木喝了一口酒說。
“五爺,您喝過?”李書武文李秀木。
“六十年前我授銜時喝過,那還是洪學智副部長一起喝的。”李秀木說。
“李老,當時您是什麼軍銜?”李天昊問李秀木。
“大校。”李秀木說。
“李老,您能說說回鄉的事情嗎?”李天昊又問李秀木。
“可以,1957年8月,我和甘祖昌將軍從xJ回來,他回了Jx省蓮花縣洋橋鄉,我就回到咱們村,1958年進入縣在水利局工作,1980年從水利局退休,一直生活在村裡。村裡人對我很好,不但給我父兄等人修建了衣冠冢,還幫我修繕老房子,我感謝父老鄉親們。”李秀木說。
“五爺,對村裡您有什麼意見?”李書龍問李秀木。
“村裡對我一切都好,意見沒有,倒是有個建議。”李秀木是。
“五爺請講。”李書龍說。
“孩子們上學不方便,能不能在村裡建設一所學校?”李秀木問李書龍。
“這得教育局批。”李書龍說。
“那你們就向教育局申請。”李秀木說。
“我們已經申請了。”李書龍說。
“書龍,如何申請在村裡建設小學學校?”李秀木問李書龍。
李書龍說:“五爺,需要有一塊土地,還需要有一定的資金,然後才能夠進行申請。也必須跟當地的政府教育機關申請,滿足開辦學校的一些基本要求,就可以達成。
具體是在開辦小學之前,必須獲得當地教育部門的辦學許可證。這通常需要提交詳細的學校計劃和教學大綱,以滿足教育部門的要求。
小學需要一個合適的場地,可以是一棟建築物或一棟建築群。場地需要滿足教學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教室、圖書館、體育設施等。
教師是小學教育的核心,需要招募有豐富教學經驗、良好教育背景和良好師德的教師。同時,需要根據學生數量和課程設定合理配置教師數量和學科專業背景。
小學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定需要根據國家教育標準和當地教育部門的要求進行制定。同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能力,安排適當的學科和活動,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需要配備必要的教學裝置和資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