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窟底尋蟲(第3/4 頁)
不知,此時此刻的南紹皇宮內,分成諸多黨派的群臣已經開始在朝堂上舌戰,毫無位高者的禮節。
“南詔王儲自古以來便是傳給現任國君的嫡子,自然是應尋來公主殿下,立為儲君!”
“如今南詔王朝局勢動盪,已不能用常理論處,大將軍功勳卓越,又是巫王親弟,應立為儲君!”
“南詔當年風雨飄搖,是教主救了我們的國家!理應傳位給楊教主!”
“亂臣賊子!其心可誅啊!”
“大王!您快說句話啊!”
皇宮內此時已亂如鬧市,可高高坐在龍椅上的巫王卻神情恍惚,好像對眼前的亂象充耳不聞,而這種情況已不是一天兩天了。
“教主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句,嘈雜的朝堂頓時鴉雀無聲,滿朝文武一齊看向殿門外緩緩走來之人,只見其頭戴紫金髮冠,身著領口以雀羽裝飾的皂羅長袍,手持一柄頂端鑲有蛇王內丹的冥蛇杖,踏著大步徑直向巫王走去,其身後跟隨兩名身著乾坤甲冑的蒙面武士,群臣見到拜月教主如此越禮大多不敢說什麼,唯獨一名先皇所留的顧命老臣憤怒說道,“楊異,這裡是南紹皇宮,他們怕你,我可不怕你!你如此無禮,難道要造反不成?”
拜月教主似乎沒聽到似的,依舊向巫王走去,直到龍椅旁邊這才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面向群臣輕聲說道,“同僚們,如今苗疆四分五裂,黑苗一族雖最為強盛,然內憂外患屢見不鮮,我身為我族祭司,同時還是拜月神教的教主,自然要為我們民族國家負責,如今巫王陛下身染疾病,諸位切不可在此時發起內訌,日前我族發兵大理,卻無功而返,那白苗一族勢必乘勝追擊,驚擾我城池,還請諸位恪盡職守,一心壯我黑苗!這立儲一事不可再提!”
話音剛落,便有一名斥候從宮外快步跑來,稱在城外發現白苗士兵以及公主趙靈兒等人的蹤跡,殿內頓時譁然。
“諸位請聽我一言,公主雖貴為巫王陛下嫡女,但其母為昔日險些滅亡我族的蛇妖女,且公主流落在外多年,與漢人男子通婚,學習漢人的奇技淫巧,其心是否仍在我族尚不可知!所以我以為,應將其請入皇宮,請滿朝肱股以驗心性,再決定留下或是驅逐。”
拜月教主此言讓群臣再次陷入沉默,短短數句話即表明其並無謀逆之立場,又陳述是否接納巫王嫡女之利害,方才那名老臣此時也不知再說些什麼,只是感覺這斥候來的也真是時候。
南紹城外,一柄寫有“南詔國公主”的湛藍色錦繡大纛立於兩群人馬之間,靠近城門這一邊為一眾黑苗族士兵,而另一邊為這大纛的主人趙靈兒以及同行的駙馬李逍遙、護法阿奴和“孃家”隨從百人,且隨從之人皆身著禮服,除李逍遙外皆未帶刀劍,倒是讓黑苗士兵找不出一點藉口,而且,如今的南紹城中早已傳遍公主還朝的事,受到輿論影響,即便是堅決支援另立儲君的黨派和好戰的拜月教都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見到公主殿下為何不行跪拜之禮,反而以下犯上,阻擋公主進城是何道理!”阿奴手持鬼頭杖指著攔路計程車兵說道,“以我南詔國例律,按罪當誅九族!”
此言一出,攔路計程車兵面面相覷,方才囂張的氣勢瞬間土崩瓦解,卻也猶豫著不肯讓路,這時掌管宮廷禮儀的官員騎馬來到城門外,從懷中取出一卷天蠶絲質的帛書喊道,“傳巫王聖諭:靈兒公主輾轉一十一年,孤夙興夜寐,終盼得此日,只求父女重逢以享天倫,公主在外多年,不諳南紹宮廷禮法,孤特赦其便宜行事,各司不得阻撓攔截,今日安排公主、駙馬及同行貴賓下榻國賓館,明日卯時入朝覲見。”
有了巫王的聖諭,眾士兵如釋重負,即刻放行,迎接靈兒公主的車駕及同行隊伍緩緩進入南紹城,此時城中居民聽說公主還朝,大多來到街道兩側觀看,都想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