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武的不行,又來文的(第2/4 頁)
的方面找場子?
這武寧國怎麼派了這麼一個玩意出使,不好好談判,盡鬧么蛾子。
“張使想要如何比呢?”
使節道:“詩、詞、賦、書,各比一場。”
見他胸有成竹,陸正年一點都不慌,諸國之中,論文風之盛,除了東衛國之外,便是以大風為最。
“好,”陸正年當即應答。
“上筆墨紙硯。”
沒一會,所有東西都齊備了。
此時,使節這才報出了自己的名字:“在下張公朗,忝為武寧兵部侍郎,請賜教。”
此人身份一出,頓時引起了一片譁然,一名兵部侍郎為使節,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張公朗顯然是有備而來,抬手之間,筆走龍蛇,毫不停歇,一炷香之後,一篇中秋賦便躍然紙上。
陸正年身旁的一名宦官上前,一字一句將這篇文賦唸了出來。
“好文采,”陸正年不吝讚賞:“難怪張侍郎如此年輕就坐上了兵部侍郎的一職,果然名副其實。”
“謝皇帝陛下誇獎,諸位請。”
半響無人應答。
倒也不是在座的都是飯桶,能在文風盛行的大風國脫穎而出,其文采自然是不缺的,但要在短短時間就寫出如此水平的文章,卻也有些難為人了。
能做到的,只有才思敏捷的怪才才行。
怪才,方孟身邊就有一個。
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他一把將金陽拉了起來。
金陽還在打瞌睡呢,瞬間就醒了。
他一臉懵逼的看著方孟:“阿孟,你做什麼?”
只是,臺下只有兩人站起身來,其一是張公朗,他是第二個,非常顯眼。
陸正年的眼神不錯,他笑道:“金愛卿,令郎果然不愧是神童,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了腹稿,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金景就在旁邊,哪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明顯是方家小子坑自己兒子,但皇上發話,他不順著說,豈不是落了皇上面子,若是追究起來,金陽說不定還會落個欺君之罪。
對著方若臻瞪了一眼,金景站了起來:“犬子雖有急智,但畢竟年少,若是其文章有何不對之處,還望皇上和諸位同僚不要怪責。”
陸正年微微一笑:“金愛卿多慮了,只是一場比試罷了,能提筆已經是旁人沒有的勇氣,朕如何會怪罪令郎,金陽,趕緊上前吧。”
金陽踢了一腳偷笑的方孟,然後不情不願的走到書桌旁。
只見他醞釀了半炷香的時間,在所有人期盼的眼神中下筆。
張公朗站在距離金陽兩丈處的位置,這個距離說近不近,說遠不遠,但因金陽遮住了半個身子,即便是想看一眼,也無法做到。
頃刻之後,金陽收筆。
“好了。”
金陽對皇帝行了一禮之後,便施施然回到位置上,不解恨的他,又給了方孟一腳,這一腳差點將方孟踢翻。
因為理虧,即便金陽將裝有紅燒肉的罐子拿走,方孟也沒有還手。
那邊,宦官拿起金陽的文章開始聲情並茂的朗讀。
金陽不愧有神童之名,所寫文章不僅文字簡練,其內容詳略分明,條理清晰,引得所有人專心聆聽。
金景和金夫人尤為仔細。
這可是自己兒子的作品,不能漏掉一個字。
待宦官朗讀完畢,所有人毫不吝嗇掌聲,紛紛稱讚。
金景夫妻得意洋洋,恨不得告訴全世界,寫此文章的是自己的兒子。
陸正年大笑不已:“好,金陽,朕賜你二百兩黃金,預祝你日後金榜題名。”
金陽滿嘴塞著肉,正與李若格搶奪,他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