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3 頁)
二、 1939‐‐1940年同盟國的戰爭政策
1937年6月28日,當張伯倫先生擔任首相時,他比他的任何一個前任都更堅定地相信,歐洲的命運決之於英、德兩國的合作。在1925年到1930年期間,興登堡元帥的外交部長斯特斯曼先生曾努力謀求過英、德合作,但‐切都付諸徒勞了。從此以後,英國的每一屆內閣都不曾考慮這個問題。而且更加不幸的是,在希特勒當權以後,鮑爾德溫政府對國防的關心,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因此,張伯倫開始執政以後,並沒有軍事力量來支援他的外交政策,只好對希特勒實行安撫策略。那時邱吉爾先生只是國會中的一個議員,但他建議採取另一種方法,即與俄國人聯盟 [ 作者註:邱吉爾曾四次呼籲組織法、英、俄三國同盟。見《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卷,第213, 229、285、293頁。 ] 。張伯倫對此很不滿意。1939年3月26日,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ldo;我必須承認,我對俄國是極不信任的。我不相信它會有能力維持一個有效的攻勢,即使它想這樣做。而且,我也不相信它的動機。在我看來,俄國希望所有的國家都對它唯命是從。這是與我們的自由思想相距甚遠的。此外,波蘭、羅馬尼亞、芬蘭等等小國,也是仇恨和懷疑俄國的。&rdo; [ 作者註:引自費林著:《張伯倫的一生》(1946年版),第403頁。 ]
假如俄國可以信賴,那麼邱吉爾的建議就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張伯倫對於史達林的意圖的推測,要比邱吉爾準確很多。儘管如此,要了解張伯倫為什麼決定向波蘭提出保證,仍然很不容易。因為那是一種稍加偽裝的欺騙。費林曾經解釋說,他決定這樣做,是因為有訊息說德國人馬上就要對波蘭發起突然襲擊。
因為不能以權力的平衡來作為他們戰爭政策的基礎,所以,在1939年9月3日,即希特勒入侵波蘭的兩天之後,英、法宣佈,要對希特勒和希特勒主義發動一個&ldo;思想十字軍&rdo;。在英國下議院中,邱吉爾用明確的語言對戰爭的目標作了說明。他說:這不是為但澤而戰,或是為波蘭而戰的問題。我們是為拯救全世界不受納粹主義的蹂躪而戰。是為了保護人類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而戰。&rdo; [ 作者註:《議會辯論》第5集,第351冊,第295號。 ] 因此,這場戰爭也就是善與惡之間的決戰。
除非德國境內的反希特勒勢力強大起來,足以推翻納粹的統治,否則,這種正義的十字軍也不會有什麼愉快的結局。張伯倫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也知道希特勒的一些將軍是支援反對派的。1938年8、9月間, [ 作者註:參見裡特著《德國的抵抗》,(1958年英文版),第95頁和101頁。 ] 反對派透過他們的代表與英國外交部取得了聯絡,所以,張伯倫於1939年9月4日對德國人民發表廣播演說時,展開了思想攻勢。他說:德國公民們,在這次戰爭中,我們並不是對你們作戰,對於你們,我們是沒有惡感的。我們是要打倒一個暴虐的政權。&rdo; [ 作者註:《德國的抵抗》,第142頁。 ] 顯然,他的目的是要刺激反對派。從此以後,分化德國內部便成了他的政策中的主要之點。
波蘭被打敗以後,為答覆希特勒的和平建議(這一和平建議曾被英、法政府拒絕),張伯倫說:
&ldo;我們不打算剝奪德國在歐洲的合法地位,然而,那個德國必須是一個與其他國家保持友誼和信任的國家。&rdo;&ldo;我們期待著,時機一旦來臨,就能透過談判和協商來找到解決的辦法……我們不是抱著復仇的動機來參加這場戰爭的,而是為了保衛自由。我們不是為了自己而尋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