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2/2 頁)
,但實際上卻是總司令。他以為,一旦部隊展開,他自己只不過是充當競賽中的發令員角色,認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揮動旗子。發出指令,然後就讓他的將軍們自己去行動。他不相信要對執行情況加以控制。更糟糕的是,他害怕承擔這項工作。當時,德皇經常宣稱:如果發生戰爭,他(小毛奇)要親臨西線指揮。這使他深感不安。 [ 作者註:參見沃爾特&iddot;高爾裡茲著《德國總參謀部》,(1953年版),第144頁。 ]
毛奇雖然接受了史裡芬的計劃,但他進行了根本的修改。在對俄防線上,基本保持原樣;但在對法防線上,卻用&ldo;坎尼&rdo;思想(公元前216年)取代了&ldo;呂岑&rdo;思想。這就是說,他要用兩面的大包圍來代替一面的包圍以取得勝利。為達到這一目的,他必須加強左翼的力量。
在史裡芬的計劃中,左翼的兵力是右翼的15,而且,他還打算減少到9。當法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與左翼交戰後,他準備從左翼集團軍中抽出兩個軍去增強右翼。這不僅將加強右翼的力量,而且,同樣重要的是,還將迫使左翼減弱力量,使其不得不後退。這樣便能吸引法國軍隊向東進攻;法軍越向東,對它後背地進攻也就越具有決定性。然而,毛奇取消了這種運動。他增強了左翼,使其兵力達到了右翼的42%。
至於法國的計劃,那是一個骯髒的假公濟私的陰謀。1911年,當時被內定為戰時統帥的米契爾將軍認為,德軍將會穿過比利時開進,因此,他把最強大的法軍主力集中在左翼。但是,法國的鋼鐵業工會表示反對,因為這樣就不能夠保護鐵礦地區的安全。總參謀部支援工會,他們使用陰謀詭計,說服了當時的軍政部長,讓霞飛將軍取代了米契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