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難他天?(2)(第2/3 頁)
總之,在他蔡邕的有生之年,完全沒有把《東觀漢記》修到永漢元年這個年號的打算。
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就好了。
蔡祭酒拿起一支笛子,乃是當初江東避難之時拆掉柯亭的第十六根竹子所制,他感慨道:“臨老總算是能過上一點好日子了......”
“老爹!老爹!”
突然傳來蔡琰的聲音,讓他手上的笛子都差點摔在地上。
“造孽啊......”
自家女兒的相貌性情都是一等一的,詩詞音律更是不遜色於任何男子,就是這個灑脫不羈的性子著實讓人擔心,外人面前還好些,回到家就原形畢露,讓他這個渴望清靜的老頭子敢怒不敢言。
“這兒呢這兒呢!”
擠出標準的慈父笑容,蔡邕連忙應了兩聲,接著便看到自家女兒蹦蹦跳跳地甩給自己一沓不知道什麼東西。
“看看,我徒弟寫的。”
......
一個還沒及笄的小姑娘還收起徒弟來了?
畢竟是老來得女,心尖上的寶貝,蔡邕只敢暗自感嘆一下父綱不振。
“是幫誰家的小公子開蒙了?”他湊趣地問道,只當是蔡琰和小孩子玩鬧,完全沒考慮到女兒收了一個正經徒弟的可能性。
“哎呀~伱先看看。”
“好好好......”
看似在撒嬌,實則是警告,蔡邕趕緊低下頭仔細看了起來。才剛把目光掃過去,他便指著第一行笑道:“這不就是開蒙學字嗎?”
“你看。”
蔡琰有話憋著不說,一臉神神秘秘的表情。
蔡邕多往後翻了幾頁,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這是哪位名家做出的新書法?”他猛地抬頭問道,然後又搖搖頭,“不對,不對......”
新書法自己也創過,“飛白”字型就是早年看鴻都門學的粉刷匠刷牆得來的靈感,可他想破頭也想不到誰能寫出這種字來。
道理很簡單,新的字型勢必從舊的字型中演進,所以不管怎麼樣變化,時代相近的書法是很容易看出根底來的。
問題在於,這些字的根底在哪?
結構方正嚴謹這一點像極了蔡邕最拿手的漢隸,可細微之處又有瀟灑秀麗的姿態,儼然已經是完成度極高的作品。
這麼說吧,哪怕是蔡邕這種精通多種書法的大師,也很難對這些精美的框架和正規化挑出什麼毛病來,這種程度的改進根本就不可能由單個書法家完成。
就像是這邊剛開始勘查位置,開挖地基,轉頭一看,不遠處早已經憑空佇立起一座龐大精美的建築。
“這真是你徒弟寫的?”
“親女兒還會騙你?”,蔡琰眉開眼笑,“我這不是第一次看到聖人說的生而知之者,就來報告給老爹了嘛~”
再三確認自家女兒是親眼看著這些字寫出來之後,蔡邕捧著它們,如獲至寶。
“想不到我蔡伯喈有生之年還能再遇到一件文壇盛世!”,他轉頭對女兒說:“此書一出,八分書可以休矣!”
蔡琰聽到這麼高的評價,也是嚇了一跳。
“可寫這些字的人不過是個寒門小子”,她問道:“幾天前連筆都不會拿的,如何能將之推行到天下?”
當初的八分書便是藉著蔡邕寫《熹平石經》才通行天下,徐嘉樹目前的筆力顯然達不到推廣新書法的水準。
蔡邕揮揮手,絲毫沒有在意,“不礙事,我臨摹一段時間之後,拿出完美的版本,再奏請天子。”
天子登基不久,便有新書法奉上,無論如何,都是士林又一樁美談。
“那你一定要記得提到我這個徒弟”,蔡琰提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