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德國空軍作戰局撰寫的並於一九三八年八月提出的對形勢估計的報告,十分清楚地表明空軍以後會以什麼方式展開對英空戰。該報告宣稱,在現有的情況下,決不可能指望透過德國空、海軍對敵戰爭經濟的破壞來解決戰鬥。因此,德國空軍的根本任務必須是確保地面部隊作戰的主動權。
一九三九年五月德國空軍參謀總部第一處(作戰處)寫的一份研究報告為我們提供了某些寶貴的啟示。該報告明確地指出德國空軍第二航空隊現有的人員數量、裝備及訓練素養都不可能使其迅速解決對英的空戰。同時它還指出不可能透過對英國海外補給線的空襲來解決戰鬥,因為英國所有西部、西南部的重要港口都是在德國飛機的航程之外。由於英國加強了防空力量,德國空軍也不可能指望透過對倫敦的恐怖性空襲來解決戰鬥。相反,這種空襲很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進一步激發英國國民的抵抗意志。該報告認為,為爾後總攻擊創造較好條件起見,在與英國戰鬥機部隊的決戰中,德國空軍獲勝的希望不大,因為情況有利於防禦一方。進攻一方的損失可能極為慘重。總之,該報告是以懷疑和憂慮的眼光來看待這種樣式的空戰的,因為它有利於敵人,並使德國空軍對空襲英國真正重要目標的注意力分散了。該報告又說,對英國空襲最有利的目標是它的航空工業。對港口設施及油庫的空襲可能也是有利的。一九三九年七月九日德國空軍第二航空隊接到了上級根據該研究報告所作的指示,即一旦爆發戰爭,它應如何對英國展開空戰。所規定的主要目標均為軍事工業區及補給中心。
一九三九年七月,德國空軍作戰局情報處處長施密德中校向戈林遞交了一份有關英國空軍實力的詳細情報資料。該資料指出,假若英國皇家空軍得以進一步按步驟向前發展,到一九四○年它就可能跟德國空軍一樣強大。取得對英空戰勝利的首要條件是要摧毀英國皇家空軍以及向它提供補給的航空工業。只有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才值得對英國的港口、海港、船舶進行空襲。再者,摧毀這樣重大的目標將要求德國空軍擁有強大的力量。任務如此艱巨以至不可能規定結束戰鬥的期限。該情報資料最後還指出,由於英國人具有盡人皆知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又普遍具有堅韌不拔的性格,因此單進行空襲不可能使其投降。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從海上入侵併佔領不列顛群島。該情報資料顯然很準確地預料到一九四○年的事態發展。戰後有關這個問題的文獻資料,幾乎千篇一律地指責德國空軍對自己的任務掉以輕心,誇大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事實上,德國空軍對自己能力的看法非常客觀,而且對自己可能存在的弱點也保持十分清醒的頭腦。
以上我們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空軍領導層的一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對以後不列顛之戰中所發生的一切顯然有直接關係。
從攻打波蘭開始到不列顛之戰爆發這段時間內,德國以空軍攻打英國只是逐漸強化的。在打敗波蘭之前,德國領導人極力避免在西線作戰,所以當時嚴禁攻打英國。眾所周知,對倫敦這個城市的任何攻擊完全取決於希特勒一個人。他只允許對英格蘭中部及南部地區進行氣象偵察。一九三九年九月十日他下令準許德國空軍對膽敢進入德國海軍基地或佈雷區附近水域的英國海軍艦隊進行空襲。同年十月十八日他又被迫許可對停泊的敵海軍艦隊進行空襲。可是直到十一月一日德國空軍才獲準攻擊敵海上運輸船隊。十一月底德國空軍作戰局討論了對英國空襲的可能與效果。討論毫無結果,原因是懼怕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領土進行報復。甚至在英國皇家空軍於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襲擊了威廉港之後,希特勒還下不了對英空戰的決心,因為他認為總的形勢並不有利。一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採取某些海空措施以配合即將在西線發起的攻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