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2/2 頁)
家的錢,孟沛初說不知道她這麼硬氣是要做什麼,趙略順口答「做自己啊」。倒是讓孟沛初啞口無言。
其實比起來,趙略覺得自己的硬氣比不上王萍的十分之一,也比不上自己要去加入的專案組的導師。導師是一位匈牙利女性,父親是名屠夫,母親是名會計,在匈牙利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大洋彼岸做博後。過海關時在女兒的泰迪熊裡藏了九百英鎊,才有了在異國安身立命的錢。博士後做了四年,失敗;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老闆跳槽了,失業;終於找到願意接收她的大學,但沒拿到終身教職,又遭遇了失業。轉而去生物製藥公司,拿到的時薪也就個位數,和趙略即將拿到的錢一樣。但就是這樣,她也繼續把研究做下去了。據說她是今年的諾獎熱門人選。趙略覺得她簡直太厲害了,宇宙無敵超級厲害。
前段日子看了那麼多小說,她依然不知道如何表達對這些同性的欽佩。她覺得她也會沿著她們的路,繼續坎坷地、艱難地走下去。其實也沒那麼難,做研究也蠻有意思的,幫助別人也很有樂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生命體驗。前些日子,趙略看了那麼多社交媒體的發言,困惑於大環境好像都在教人不去愛人,年輕人們活得比她這個父母雙亡的人還孤絕。在這個時代,成長的過程變成了戰勝,愛被邊緣化。她這樣一個沒什麼愛人和被愛的經驗的人,如今變得有一點點相信愛,堪稱這個時代的「孤勇者」。
趙略把離開的時間延期又延期,終於延到不能再延,收拾東西去過掉頭髮的科研生活。票是她偷偷改簽的,沒告訴孟沛初,他去上海出差,收購一個創新生物藥的研發公司。趙略嘲笑他只會拿錢買買買,花的還是她的錢。她是公司董事,當然有權力評論。孟沛初辯解稱這是戰略佈局。其實她看到過他給研發投入超過10的檔案。這令她感到踏實,至少在努力做創新藥這一點上,他是認真的,稱得上「最有進取心的廠二代」。但這種「進取」到底來自不服輸的性格、對行業的責任感、家人的漠視激起他想要證明自己或者其他,趙略也分不清,或許都有。腦科學家們認為人的大腦是一個貝葉斯推斷機,人總是用過去的經驗應對未來。過去執著於搞錢搞人的孟沛初是否還會再拿這一套來應對未來,她不知道。經歷了這麼多,她的人生態度也發生了微小的變化,不再焦慮,也不會想太多——遇上什麼,不知道,來了,就應對。她和孟沛初曾經的約定還有效,如果他們雙方一旦有人覺得這段感情是雞肋,或者太辛苦,便及時中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