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的農場(第3/3 頁)
年?記住提出疑問時,要先計算一下,要估算看看,我們能不能做到?”
一個少年很快,他說道:“一個月要生產至少240臺!扣掉可能損壞的,可能需要生產250臺!”
袁華笑了,說道:“不錯,想的很好啊。科學的核心就是數字,要一步步推理。”
他再次站起來,說道:“你們還要再考慮一個變數,那就是人口的變化,按照不奴族每個城市允許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增加數,以及自然人口增加數,你們需要推算五年以後的總人口。這樣才是更全面的考慮。”
有少年問,“我們怎麼知道自然人口增加數?”
袁華笑了,他說道:“有兩個辦法,其一,去女官那裡查人口資料;其二,做抽樣調查。從華夏抽取,幾十個個樣本城市,村落,走下去一個個調查,然後你們會得到新移民和新出生人口的資料,對比老的人口資料就能大致推算出來。”
一個少年站起來說道:“我們其實可以統計各自的生活社群和村落的人口資料,我們一百人就能得到很多資料,這樣至少是一個更小的推算資料集,對嗎?”
袁華笑著點頭,“很好!就要這麼思考,要知道活學活用!你們明天就給家裡寫信,問這些問題,我們一個月以後來進行一次統計。”
眾少年稱喏!
李巖哈哈大笑,說道:“我白馬少年們可以,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可也有少年問,“那牛是不是會消失?”
袁華這一下特別高興,他說道:“非常好,這樣非常好,你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是靈魂的開闊。”
老李頭說道:“不會消失。山地,梯田,河邊的小塊土地,只要是不方便大型機械耕耘的土地,還會需要用到耕牛。”
有學生再問,“機械可以做小,不是嗎?”
這場討論,進行了很久,人類的智慧是透過交流而來的,原理上越大的城市,越多的人口聚集,會帶來智慧的更大規模交流。
可袁華望向東方,那裡為什麼對於新的技術,總是有些遲鈍?有種東西在禁錮他們,一種思維上的枷鎖,將無數人的思維牢牢的鎖死。
需要一把鑰匙!
:()大漢與羅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