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南陽諸葛(第2/3 頁)
路上的泥土鬆散,夾雜著青色的嫩草。
一個少年人,正拿著鋤頭在一處還未開墾的田間開墾。
他相貌雖稚嫩,卻帶著幾分敦厚與穩重。
一身褐色短衫,身材結實,面板因常年被曬得有一些麥色。
看得出來,這少年常年在田間務農。
少年一下一下努力的揮舞著鋤頭,發出沉悶的聲音,彷彿不知疲倦。
在田間的不遠處,立著一間由草木搭起來的小屋。
說是小屋,佔地面積也不算小。
其間有好幾個房間,正中間是一個草堂,草堂的前面覆蓋著一層草簾。
透過草簾,可以隱隱約約看見裡面有一個人。
那人半躺著,一手拿著一把白羽扇輕輕搖著,另一手拿著一卷竹簡。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堂內傳來不重的讀書聲,那聲音中透著一股悠閒與恬靜,也是一個少年。
在草堂的旁邊,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女提著一桶水搖搖晃晃的從外面經過。
然後走進廚房。
不一會兒,便從裡面飄出陣陣青煙,透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空烏雲密佈,廚房的炊煙停下。
那個少女歡快的從廚房走了出來,在院子裡喊了一聲。
“仲兄,出來吃飯啦!”
草簾內的少年揮了揮手,傳來一個慵懶的聲音。
“知道了,叔兄回來沒有?”
接著,少年從草堂內走了出來。
身穿著一身白衣,風度翩翩。
修長的身段,俊逸的容顏,出塵的氣質。
“仲兄,我回來了!”
小路上,諸葛均也扛著鋤頭走進草堂。
抬頭看著天色,嘆道:“這天怕是要下雨了,我那田地還未開墾完呢。”
“孝平,人力豈可逆天而為。
天要下雨,你是拗不過它的。
今日權且歇上一歇,待天晴了,為兄與你同去開荒。”
諸葛亮笑著看著眼前的少年,眼中帶著幾分長兄的關懷。
幾年前,東郡太守曹操為報父仇,屠徐州。
他們本是琅琊諸葛氏,為了躲避曹操的追兵,只得離開家鄉,前往荊州避禍。
而長兄諸葛瑾,卻在避難的時候,不知去向了何方。
俗話說長兄如父,諸葛亮便在這處草堂與弟弟諸葛均,妹妹諸葛芸相依為命。
“啪嗒。”
雨點從空中落下,打在一片樹葉上。
三人坐在廳間吃著飯,屋外雨雖大,裡面卻是極溫暖的。
“仲兄。”
諸葛芸端著碗,低著頭看了諸葛亮一眼。
“何事?”
“你說……”少女抬起頭,眼中帶著希冀,“伯兄他現在怎麼樣了?”
諸葛瑾已經很久沒有訊息了,在當時那種亂況,怕是不太可能活得下來。
諸葛亮微微嘆氣,然後臉上又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
“憑兄長的才學,在哪裡都不用愁,不用擔心。”
“哦。”
少女應了一聲,又低下了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天逐漸的黑了,屋外的雨越來越大,諸葛芸在堂內升起一個火爐,好使裡面的溫度能高一些。
諸葛亮依舊在火爐旁半躺著,手裡拿著一卷竹簡在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