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死者身份(第1/2 頁)
排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
單憑第六大隊十二個人無法完成。
楊霄希望得到支隊的協助。
“沒問題!”溫紅軍爽快地答應,又詢問了案件的一些細節,匆匆地離開,向刑偵支隊下達任務。
直到凌晨,技術中心主任、市法醫專家梁志軍才把屍檢報告送到楊霄的手上:
“死者女性,年齡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身高一米六左右,沒有哺乳史……頭顱和四肢是在死亡後被人用利器切下……死亡原因為他殺……”
“……死者背部發現七處銳器傷,其中一刀刺中心臟,造成大量失血性休克死亡……兇器是一把寬兩公分,一面開刃的尖刀……”
“死者面部特徵明顯,短髮,在左眉眼瞼處有一顆直徑零點五公分的肉痣……”
隨著屍檢報告的出爐,第二天一份描寫死者特徵的尋找屍源的公告出現在明州市內的大街小巷。
一場案件的偵破工作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
隨著工作的開展,很快就有線索匯聚到第六大隊的辦公室。
根據一位經常在中央公園鍛鍊的老人描述,國慶節後的某天早上,具體日子記不清楚了,時間大概是凌晨五點,有一輛電動三輪車出現在公園裡。
當時天還沒亮,老人沒有看清三輪車裡裝了什麼,但是上面蓋著一張篷布。
三輪車看到公園裡有人,在湖邊短暫停留了幾分鐘就開走了。
那個時候公園剛開放不久,在裡面鍛鍊的人不多,更不會有人騎著三輪車大早上進來,所以老人有點印象。
下午兩點,負責在中央公園排查的幹警又傳來訊息,其中一個清潔工在收拾垃圾桶的時候找到一雙白色的高跟涼鞋,因為覺得挺好看,就拿回了家。
這雙鞋子被送到第六大隊,現在就擺放在楊霄的面前。
清潔工回憶,撿到鞋子的時間也是在國慶假期以後。
至於走訪周圍社群,尋找失蹤人口的幹警還沒有訊息傳來,看來要把尋找失蹤人口的單位摸大到全市,甚至是周邊區縣,通知各派出所上報與屍源特徵相符的失蹤女性。
一個男人的出現讓案件出現了轉機。
隨著尋找屍源的公告發布,陸續有群眾來到公安局反映情況,童然被楊霄安排到接待室,負責接待到訪的群眾,記錄他們所反映的問題。
從早晨到下午,童然接待了七八位群眾,接聽了幾十通電話,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
不是年齡對不上,就是體貌特徵有出入。
直到下午五點,快下班的時候,一個男子在市公安局門口徘徊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走進接待室裡。
童然很有耐心地接待男子,見他很緊張,特意倒了一杯溫水,放在桌子上,推到到訪男子的面前,說道:
“同志,別緊張。
先喝一口水,有什麼話慢慢說。”
“咕嘟……咳咳!”男子看起來很年輕,只有二十來歲,坐在接待室裡顯得很緊張,兩條腿不停地抖動,他端起紙杯喝了一口水,被嗆得不停地咳嗽,很久才平復心情,結結巴巴地對童然說道:
“警官,我、我懷疑中央公園裡找到的那具屍體是我的姐姐!”
這樣的開場白童然已經聽了很多次,在紙上記錄著男子的話,問道:
“同志,你叫什麼名字?
為什麼懷疑你姐姐已經遇害?
她失蹤多久了,失蹤前的衣著打扮,你能詳細說一說嗎?”
“我、我叫李強,我姐姐名叫李芳。”名叫李強的男子向童然講述姐姐的情況。
李芳,三十二歲。
家裡有兩個孩子,年長的八歲、年幼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