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2 頁)
個意思,兩個傢伙這麼快就卸磨殺驢了?
清英在這邊暗自腹誹,威廉二世和提爾皮茨無視他的舉動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停息。一番講解之後,提爾皮茨遞上了手中的那封裝訂好的一份材料,道:&ldo;陛下,這是我海軍部列出的一個最近5年的海軍發展綱要,請你過目。&rdo;
聽到發展綱要這個關鍵詞彙,清英耳廓一動,暫時放下心中的不悅趁著威廉二世接過並翻開的這一小段的時間裡,清英腳下微動,悄然溜到了威廉二世的旁邊。站在這個角度,憑著這具身體那15的視力,可以清晰的看見這份檔案上的每一個字元。清英只看了一小會兒,便被這份發展規劃的嚴謹與詳實所徹底折服了。
提爾皮茨所擬定的這份計劃裡包羅永珍,面面俱到。涉及海軍招生、薪金補貼、各項子系統研發、配套設施建造、船舶設計等等,並對每一項都有著詳細的闡述和評論。可隨著威廉二世的逐頁翻動,清英的眉頭卻漸漸皺了起來。這份規劃的絕大部分都幾乎可以說是無可挑剔,每年建造1艘主力艦的速度也和清英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是在最後的艦艇設計上,卻是有著極為嚴重的問題!
自前無畏時代以來,德國公海艦隊就一直都有著大船裝小炮的獨特風格在同等噸位下,德國戰艦所裝備的火炮,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口徑上,都要遠遠遜色於同時代別國海軍所服役的艦艇。如果能在削減火力的同時在其它姓能上做出提升,這倒也罷了可偏偏德國人是火力弱了,但裝甲和速度卻根本就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
比如史實德國於1898年竣工的&ldo;凱撒腓特烈三世&rdo;級戰列艦,正常排水量11000噸,才僅僅裝備了4門240主炮和18門150副炮,航速只有175節,舷側只有水線附近的一小條300裝甲,抗沉姓能也沒有得到任何的體現,這簡直是不科學到了極點!而同期美國人建成的衣阿華號戰列艦(此衣阿華非彼衣阿華),正常排水量11500噸,卻足足裝備了4門305炮和8門203炮,那一小條主裝甲的厚度達到了456,航速也能達到17節!縱然美國人造的船是低幹舷,以犧牲航海姓的代價提高了噸位利用率,但也不至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