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2/2 頁)
,初次所加諡號字數最多: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太宗初次加的諡號為&ldo;文皇帝&rdo;,是一字諡,高祖初次加諡號為&ldo;大武皇帝&rdo;,是二字諡。後來的唐朝皇帝初次加諡號時,經常是四字諡,再後又多五字諡,唐朝末年還有懿宗的諡號&ldo;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rdo;,是七字。初次加諡就有七字,順宗是第一位。&ldo;號者,功之表也&rdo;,用來表功明德,可是,這長長的諡號對於在位時間極短的順宗來說,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順宗在生活的每一環節中,無論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為自己的妃子,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父親作兒子;無論是身為皇太子時的深藏不露,還是登基後的革除時弊;無論是面對父皇對舒王李誼的偏心,還是兒子對自己的進逼;無論是宦官強求他選立儲君,還是逼他退位;無論是位居九五,還是成為太上皇,他都是隨遇而安,幾乎看不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爭強好勝。因此,能夠面對現實,能夠勇於面對政治現實,才真正是順宗一生中最明顯也是最擅長的一面。
順宗在父親德宗即位的當年,即大曆十四年(779)十二月詔立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備禮冊立。到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遺詔傳位,二十四日宣遺詔,他於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這樣算來,順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當時習慣,就是26年。
順宗被立為太子以前的生活狀況,我們只是知道他被冊封為宣王,歷史上對他的其他記載就不很多了。順宗被選立為皇太子時,已經19歲。此時的他已經初為人父,在上一年即大曆十三年(778)二月,他的長子李淳降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