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德宗在位前後施政風格出現的巨大反差和矛盾,一方面說明瞭這位自幼生於安逸後又飽經亂離的壯年天子的政治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唐帝國在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面貌。
李適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適出生:天寶元年(742)四月十九日
屬相:馬卒年:貞元二十一年(805)
享年:64歲諡號:神武孝文皇帝
廟號:德宗陵寢:崇陵
父親:代宗李豫母親:睿真皇后沈氏
皇后:昭德皇后王氏子女:11子(其中第六子為孫,順宗之子),11女
繼位人:長子順宗李誦最得意:推行兩稅新法
最失意:從長安避亂出逃最不幸:不知道生母下落
最痛心:臨終沒有和太子見一面最擅長:聚斂錢財
唐順宗李誦 永貞元年(805)
唐順宗李誦是德宗的長子,肅宗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二日出生於長安。
在唐朝的皇帝中,順宗是特徵頗為鮮明的一位。
第一,位居儲君時間最長。順宗是以長子被立為皇太子,由於父親德宗在位時間長,他做太子的時間長達26年。
第二,在位時間最短。順宗在位期間,沒有以皇帝身份過一個新年。即位當年的新年,他就已經是太上皇了。算起來,順順宗豐陵遠景
宗在位時間還不足200天,在整個唐朝皇統體系中,他是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了。(中宗身後的唐隆政權,一直沒有被納入唐朝的皇統之中,所以忽略不計。)
第三,順宗在如此短暫的帝王生涯中,還做了太上皇。這不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
第四,&ldo;永貞&rdo;的年號是在他退位以後才改的。順宗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為太上皇,儘管繼位的憲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舉行冊禮,但順宗八月五日下誥改貞元年號為永貞時的身份已經是太上皇。
第五,順宗的後宮嬪妃都沒有與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們史書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後追加的諡號。這是因為順宗在位時間短,沒有來得及冊封的緣故。有意思的是,順宗的嬪妃雖然沒有皇后和皇妃的名號,但她們都直接從皇太子時的良娣、良媛加封為太上皇后、太上皇德妃。
第六,莊憲皇后王氏是他的皇祖代宗的才人。王氏在代宗時以良家子選入宮中,代宗因為才人年幼(時年13歲),就把她賜給了還在藩邸的順宗,先為孺人,後為太子良娣。她是憲宗的生母。
鎏金蔓草鴛鴦紋銀羽觴
第七,兒子數量多。順宗有27個兒子(《舊唐書&iddot;順宗諸子傳》說他有23子,此據《新唐書》),他除了比有30個兒子的玄宗稍遜一籌外,其他有20個兒子的皇帝如代宗、憲宗等,難與比肩。最奇特的是,順宗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因為得到父親德宗喜歡而被收繼為子,這就是德宗的六子李,順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緣上的兒子成為&ldo;兄弟&rdo;。貞元十五年(799)18歲的李死後,德宗追贈為文敬太子。
第八,順宗在位期間,為後世留下了一次說不盡的革新運動。歷史上稱為&ldo;二王八司馬&rdo;事件,後來也有人稱之為&ldo;永貞革新&rdo;。
第九,在所有的唐朝皇帝中,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順宗實錄》。該書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學家韓愈。有人認為作者韓愈和宦官俱文珍等關係密切,因而這一實錄中涉及宦官的文字語多回護,但畢竟是留下了有關順宗及其有關時期情況的第一手記錄,彌足珍貴。
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