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4/5 頁)
。�
夏閏4月,衛皇后女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皆坐巫蠱罪死。�
司馬遷完成《史記》。�
武帝命劉屈氂及御史章贛督察巫蠱事。劉屈氂乃與江充合謀。欲廢衛氏,而立昌邑王劉髆。�
秋7月,江充掘皇后太子宮。太子斬充,灸胡巫上林中。時武帝久居甘泉,太子假詔起兵。�
[何按:其時,長安流行瘟疫。死者多,人心不安。民間及貴族皆信巫術。�
《史記·龜策列傳》:“今上即位,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通一技之士鹹得自效。數年之間,太卜大集,會上欲擊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及猛將推鋒執節,獲勝於彼,而蓍、龜、時、日亦有力於此,上尤加意,賞賜至或數千萬。如丘子明之屬,富溢貴寵,頎於朝廷。�
至以卜筮射蠱遂,巫蠱時或頗中。素有眥龜策能言。後事覺奸窮,亦誅之族。”�
睚不快,因公行誅,姿意所傷,以破族滅門者,不可勝數。百僚蕩恐,皆曰:�
“上春秋高,意多所惡,又多病,以為左右皆為蠱(鬼)遂祝詛。(《漢書》戾太子傳)�
“漢武帝時,弱水西國有人乘犛車以渡弱水來獻香雲,帝謂是常香,非中國之所乏,不禮其使。……後長安中大疫,宮中皆疫病。帝不舉樂。兩使乞見,請燒所貢香一枚,帝不得已聽之,宮中病者登日並差,長安中百里成聞香氣,芳積凡月餘日,香由(猶)不歇。帝乃厚禮發遣餞送。(博物志·卷二)�
《通鑑》記:“是時,方士及諸神巫多聚京師,率皆左道惑眾。(盧植曰:左道,謂邪道也。)變幻無所不為。�
女巫往來宮中,教美人度厄,每屋則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訐。上怒,所殺後宮延及大臣,死者數百人。�
於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蠱,字通詛、咒)。充將胡巫掘地求偶人,捕巫蠱及夜祠,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逼之。民轉相誣,吏則劾以大逆無道。�
自京師三輔連及郡國,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充既知上意,因胡巫(匈奴)檀何言:‘宮中有蠱氣,邪不除之,上疾不瘥。’上乃使充入宮,掘地求蠱,黃門蘇文等助充。�
充先治後宮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宮,掘地縱橫。太子、皇后無復施坐床處。”太子乃起兵誅江充。]�
[《鹽鐵論·國疾》賢良曰:“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乂安。其後邪臣各以伎藝,虧亂至治,外障山海,內興諸利。楊可告緡,江充禁服,張大夫(湯)革令,杜周治獄,罰贖科適(謫)微細並行,不可勝載。……聖主覺焉,乃刑戮充等。”�
江充禁服,指的就是江充為使者禁察軒服逾制之事,在賢良看來,這事遠遠不是一種權宜督察的細小事故,而是與興利用法諸大事相當;而江充其人是與興利用法的張湯、杜周、楊可並列的重要政治人物。�
張湯系自殺死,杜周病死,楊可不知所終,而江充則是被衛太子殺死的。]�
武帝令左丞相劉屈氂與太子戰於長安。兵敗,亡去。皇后衛子夫自殺。�
[《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謂:“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譴死。”可見衛皇后之死為必然,只是時間遲早而已。]�
[洪邁《容齋續筆》“是時帝春秋已高,忍而好殺,李陵所謂法令無常,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妻則衛皇后,以子則戾園(按即衛太子),以兄子則屈嫠,以女則諸邑、陽石公主,以婦則史良娣,以孫則史皇孫。骨肉之酷如此,豈復顧他人哉!且兩公主實衛後所生,太子未敗數月前比重已下獄誅死,則其母與兄豈有全理?]�
8月辛亥,太子自殺於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