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1/2 頁)
也是清楚這裡特殊的軍事戰略位置,清廷在此常設一位副都統,領兵訓練防範對面的沙俄軍隊之餘,也管理著這塊苦寒之地的民生經濟。
從早上出發,傍晚時分才趕到這裡的劉興華,在江邊待了許久之後。終於不再多做停留,跟著莫拉乎走進了這座,看上去還歌舞昇平的瑗琿城中。
看著守城的清朝兵勇,那懶洋洋的樣子,劉興華也覺得。指望這些兵勇守城,還不如指望母豬能上樹呢!面對他們這一行十餘人,帶槍入城竟然不管不問。
當然,也不是沒管沒問。只是打頭的莫拉乎,甩出一錠五兩的銀子,這些兵勇便眉開眼笑般,目送著劉興華等人入城。這貪錢的素質,令劉興華更是皺眉不止。
反倒是領路的莫拉乎,顯得很平靜的道:&ldo;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錢買個平安買個自在,也是好事。這年頭,當兵日子過的苦,當這種邊城兵日子過的更苦。
雖說來往城中,背槍的人不少。可真要這幫兵勇,有意上來找麻煩的話,我們少不了還要上衙門一趟。所以,花錢買路,在這大清朝那裡都管用。&rdo;
對於莫拉乎的解釋,劉興華也顯得很無奈的道:&ldo;是啊!整個大清朝的守城兵,都是這種德性。這大清朝,又怎能不亡呢?算了,先找住的地方吧!&rdo;
對這話莫拉乎笑笑不作答,此次他們來瑗琿城,想當天離開,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出來之前劉興華等人就做好,在璦琿城住一到兩晚的準備。
相比漠河城裡,大多都是酒肆兼營客棧。這璦琿城裡,卻有專門供行商投宿的客棧。裡面有吃飯的地,也有住宿的房間,連餵馬的都專門備著。
看著莫拉乎一行十餘人進店,門口的店小二笑的眼睛都眯起一條縫,打著秋討好道:&ldo;幾位爺是投宿的嗎?小店有上好的客房,上好的酒菜,還請幾位爺裡面請。&rdo;
望著一臉謙卑的店小二,充當領頭人的莫拉乎,很快道:&ldo;六間上房,另外接辦一桌酒菜,順便把我們的馬好好餵一下,餵精料。伺候好,爺少不了你的賞錢!&rdo;
一聽有賞,店小二越發的高興,很快高聲唱出莫拉乎所提的要求。店裡的掌櫃,聽到來了一幫不差錢的主,自然也是分外高興。
隨著莫拉乎讓掌櫃,找了六間相鄰的客房,這才丟出十兩銀子交給掌櫃。另外一直端茶送水的店小二,也被莫拉乎賞了二錢碎銀子。
有錢就是大爺,這道理在後世管用,到了這個時代同樣管用。平時在村裡,非常扣門的莫拉乎,到了這裡卻顯得非常大方。這讓劉興華覺得,帶他同行真帶對人了。
將馬上一些個人用品提下來,劉興華一行人背的槍,也引起不少食客的注意。這種嶄新的快槍,很多食客似乎都認不出來。都在猜測,這槍到底是那國產的洋槍!
聽著這些人的討論,莫拉乎也沒過多理會,找了一個靠窗的大桌子,一行人便坐了下來。看著陸續端上來的酒菜,眾人也覺得有些口水翻湧。
就在這時,莫拉乎卻將端菜的店小二叫住,詢問道:&ldo;小二,爺想跟你打聽幾個事。這城裡那家糧鋪的糧多?如今城裡的糧價又是多少?&rdo;
先前得了賞錢的店小二,一聽莫拉乎的話,立刻笑著道:&ldo;幾位爺,想必是做販糧買賣的吧?這城裡最大的糧鋪,自然是李家糧行,從來就沒聽他們鋪子缺過糧。
至於如今城裡的糧價,倒比往年貴上不少。前些日子,一石粗糧要賣二兩五錢銀子。這個時候,怕是漲到三兩左右一石吧!具體多少,小的還要問一個掌櫃才知道。&rdo;
聽完店小二的話,劉興華也稍稍有點皺眉。按他所瞭解到的情況,這糧價比漠河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