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2 頁)
十餘人的騎兵出村,自然逃不過在村外監視的鬍子。看到劉興華等人出來,負責監視的鬍子,第一時間將訊息傳到清風山樑老三的耳朵裡。
就在梁老三覺得,這幫獵戶果然有意讓他放鬆警惕準備偷襲時。卻很快收到線報,劉興華一行人似乎往璦琿城方面去了。這讓梁老三覺得,這樣下去山寨都要草木皆兵了。
做為曾經的黑龍江將軍府所在地,如今雖然不再是黑龍江的核心地區,卻保留了一支常備軍,還有一位清朝副都統常駐此地,掌控地方治安的同時,也兼管此地民生。
相比位於極北之地的漠河,璦琿的地理位置無疑更加優越一點。加上這裡,也是大清北方的門戶,戰略位置同樣重要,這也導致其成為黑龍河沿岸最大的城鎮。
為了儘可能多採購些糧食,也為了提前到這裡看看情況,劉興華便帶著莫拉乎一行十餘人,抵達這座邊境地區最為繁華的邊城。
看著那條後世的兩國界河,劉興華站在河邊盯著河對面看了許久。似乎猜到劉興華在想些什麼,莫拉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ldo;劉兄弟,時候不早,我們還是先入城吧!&rdo;
劉興華卻沒聽到他的話一般,說道:&ldo;莫叔,你知道,看到這條河,讓我想到了什麼嗎?你知道,不久的將來,在這條河裡會上演什麼嗎?&rdo;
聽到這些慶,莫拉乎嘆息一聲道:&ldo;國微勢弱,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我知道你的抱負,可現在我們還要忍著。這裡當家做主的,還是城裡那幫人,明白嗎?&rdo;
對於當年在這座城裡簽定的條約,讓大清失去了近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條原本都屬於大清的黑龍江,如今卻成了兩國共有的事情,莫拉乎多少也是痛惜的。
可這種事情,對於他而言,就算再看不過去也無能為力。更何況,這件事情還是發生在鹹豐年間的事情,距離現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聽著莫拉乎的嘆息,劉興華卻清楚,不久的將來,這座邊城將付之一炬不復存在。眼前這條河流中,也將橫屍飄流。這種慘絕人寰的場景,不久便會出現。
想到這裡劉興華又答非所問般道:&ldo;莫叔,河對面是不是還居住著,很多大清的百姓?&rdo;
不明白劉興華為何問這話,莫拉乎卻點頭道:&ldo;不錯,雖然那邊割給老毛子。可對面還有不少大清百姓,平時他們買賣東西,都會渡河來這邊。你想做什麼?&rdo;
&l;莫叔,接下來怕是要幸苦你一趟。不管用什麼辦法,儘量將生活在那裡的百姓,招攬到漠河或者這邊來。實在不行,也必須在那裡安插眼線,隨時關注形勢變化。
有些事情,我真的沒辦法跟你老解釋。可我能告訴你的便是,不出半年時間,那些百姓如果沒過來,他們全部都將變成,這條河裡的浮屍。你明白我的意思嗎?&r;
一聽這話,莫拉乎同樣一臉驚駭的道:&ldo;不會吧?生活在那邊的大清百姓,至少也有上萬人。老毛子真的敢,做出如此人神共憤的事情來?&rdo;
面對莫拉乎的難以置信,劉興華卻苦笑道:&ldo;莫叔,你何時見過老毛子,把大清百姓當人看?對他們而言,那些百姓不走,遲早是個威脅啊!
總之,我在這裡懇求你老,一定要想辦法。不管是騙還是拐,我都希望你能找人,將那邊的百姓遷過來。只要他們過來,我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rdo;
意識到劉興華怕是知道些什麼,莫拉乎最終咬牙道:&ldo;行,既然你都這樣說,那我便想想辦法。實在不行,我就找這裡的副都統,讓他以官府的名義,將那些百姓遷過來。&rdo;
最近剛收到壽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