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2 頁)
地界都屬於齊國統轄,原臨淮關也被一分為二,南邊的是夏國地界,北邊的是齊國地界。關口往南,夏國設還置了臨淮鎮,不過,這個鎮跟從前比起來小了太多。
淮水上下游一帶,只臨淮關處水面最窄。齊國人多是北方人,不擅鳧水,也不擅長打水戰,所以齊國人選擇臨淮關作為突破口,蕭瑾也是早就有所預料了。
此處城牆雖然建的離水面並沒有多遠,但是依舊有些距離,加上隔了一條淮水,蕭瑾實在看不清對面究竟是什麼情況。
看來有必要把望遠鏡給做出來了。
蕭瑾一面琢磨,一面思考對策。火炮不足,兵力不夠,那肯定是要藉助別的外力。但冷兵器時代,除了火炮他到底該造一個什麼東西才能以一敵百?
邊上的王從武還在憂心忡忡:&ldo;齊國這次可是廢了不少的勁,派了這麼多計程車兵。一個常勝將軍當元帥不夠,還派了一個力大無窮的皇子當監軍,這兩個人聯手,實在難辦……&rdo;
哎,他難道不知道難辦嗎?蕭瑾還在苦思冥想,不想在後面一直沒有吱聲的顧淮南卻打破了這份平靜:&ldo;聖上可是在心煩齊軍的事?&rdo;
顧淮南應該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蕭瑾被打斷反而挺高興的:&ldo;難道你有什麼好對策?&rdo;
顧淮南定了定心,他剛才所說無非就是為了引出這句話罷了。
終究還是不甘心啊,不甘心就這麼被那對母子踩在腳底下,也不甘心就這麼看著李廷芳那種人繼續高高在上,收人追捧。
顧淮南決定賭一次,就賭他們這一次肯定能贏。
顧淮南緩緩道:&ldo;臣之前治水時,對於齊國的一些事情也有所耳聞。此次領兵出征的這位元帥,姓袁名徵,祖祖輩輩都是軍功起家,替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這位袁大將軍已經功高蓋主,齊皇早就對他心有不滿,此次派袁大將軍出征,乃是因為朝中無人可替代他。不過即便如此,齊皇仍是不放心,又派了齊國二皇子前去監軍。袁徵此人雖對齊皇忠心不二,但其性情耿直,快人快語,曾得罪過不少人,齊國二皇子便視他如眼中釘。兩人眼下同在齊國軍中,卻已有不少嫌隙,並不能同進共退。&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