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幾個人都拍拍屁股走了人,獨留下顧淮南。
蕭瑾問他:&ldo;悔之你怎麼不走?&rdo;
顧淮南其實走不走都無所謂,他本身也不怎麼怕死,所以道:&ldo;聖上還沒走,臣怎麼能先走?&rdo;
蕭瑾又問:&ldo;你就不怕齊國人會突然攻進來?&rdo;
顧淮南迴得一本正經:&ldo;若是真攻進來,聖上跟前必定是最安全的地方。&rdo;
蕭瑾會心一笑,這個未來男主的大謀士還挺會說話的。
不對,如今是他的謀士了。
這麼一個腦袋靈光身世悲催,又是他父皇親手撿回來的小可憐,他自然要收入麾下了,可不能白白便宜的男主。
蕭瑾帶著顧淮南跟王從武並王碩王將軍一齊登上了城門。
上去後,顧淮南便發現此處的城牆彷彿有些不一樣了。他向來觀察的都細緻入微,從前被派去治水的時候,淮河一帶他都去過,這城牆也常去,畢竟那上面站得高望得遠,可以更好的看到水文情況。但是這裡的城牆卻與眾不同,隔了半人遠便鑿了一個大孔,看那口徑跟洞口的情況,顯然都是新開鑿出來的。
難道是有什麼別的巧用?
顧淮南想到今日朝中的變化,他雖位卑,卻時常關注政事。從前馮尚書與張丞相沆瀣一氣,在朝野內外名聲並不好聽。這回開戰卻自願捐錢,裡面必有貓膩。
顧淮南摸了摸城牆上的新洞,事出反常必有妖,沒準這貓膩就應在這個洞口處也未可知。
前頭,王從武已經壓低聲音同蕭瑾匯報起來了:&ldo;那些火炮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是時間實在太短,就算那些工匠不眠不休,造出來的數量也不太多。若是齊軍那百萬大軍一齊攻城的話,應當也就只夠用上一回。&rdo;
蕭瑾點了點頭,他早就知道會是這麼一個結果。齊國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沒有給他們多少準備的時間,但凡再推遲兩三個月也不至於會是這樣的結果。且這個年代生產力低下,手工效益更不用說,若想不受限制的使用火藥武器,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王從武又道:&ldo;這一戰只怕是凶多吉少,不過馮慨之方才怎麼還大放厥詞起來?臣還聽聞他自願捐了一半的家產充當軍費,這事兒怎麼聽怎麼離譜,能是他幹出來的嗎?&rdo;
馮慨之什麼時候能有這份覺悟?
他要是真的這般愛國,這般心懷天下,也不會做出那等偷雞摸狗作奸犯科的事了。
蕭瑾一嘆:&ldo;我跟他說了火炮的事,他見到火炮之後信心倍增,覺得咱們不一定能力壓齊國。&rdo;
王從武驚訝地抬起頭:&ldo;您沒跟他說火炮不夠?&rdo;
蕭瑾輕飄飄地瞥了過來:&ldo;我要是如實相告的話,軍費還能籌得過來嗎?&rdo;
&ldo;……&rdo;這倒也是。
王從武無言以對,不過:&ldo;那軍費本來就是他貪進去的,如今吐出來也是理所應當,要不是因為他們倆,戶部怎麼可能會虧空成那樣?&rdo;
&ldo;這話暫且不說了,火炮不夠的事情還得瞞著,不能叫馮慨之知道,更不能叫張崇明知曉。&rdo;
這兩人若是知道情況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沒準提前投也說不定。
王從武打了包票:&ldo;您放心好了,訊息都捂得緊緊的。&rdo;
蕭瑾&ldo;嗯&rdo;了一聲,繼續觀望河岸。
在夏朝短暫的一統南北的幾十年裡頭,臨淮關都是一個整體,不過卻有淮水跟濠水將其一分為三。如今南北分裂,淮水以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