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上課回憶(第3/5 頁)
吃一鍋飯也近十年,還是沾親帶故,村小學的所有老師基本上一個姓,連後來的幼兒班老師也是一個姓。尊師重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古人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然沒有那麼誇張和迷信,但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的,老師對同學們的影響還是有的,啟蒙教育的影響比較大,米雲本身又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聊完勞動課,再看看還能不能回憶出一點其他的有趣故事。
還是從小學開始回憶,小學有限的幾門功課,也包含了美術、音樂、書法和體育,還有思想品德課,科學和自然課,有沒有歷史地理就記不清了,初中後肯定是會有歷史地理和生物,化學和物理學科的,小學階段確實記不清了。那時候的村小學雖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功課都有,就是留有印象的記憶不多了,小學六年,米雲只當過一學年的官,或者有兩三學年的官,不管大官和小官,組長和課代表也能算個小官,課代表和班幹部還有一次是全班同學票選,公開唱票出來的。米雲在四年級的時候當過一學年數學課代表,說來慚愧,四年級的應用題米雲大部分不會,主要靠抄襲同學們的作業,當然是偷偷摸摸的抄襲,過去了幾十年,也沒有什麼可避諱的,米雲也不怕丟臉,只要不讓長輩們蒙羞丟臉就行,儘量真實還原幾十年的場景。
90年代的農村中小學都需要上早晚自習。早晨6:30開始上課,總共兩節,從一年級就開始上,一直上到高中階段,米雲記得從小如此,只有村小學的四年沒有上晚自習,從五六年級開始到高三都會有早晚自習。上一年級時還不到6歲。那時的農村不流行接送,都是自己走過去。米雲家到學校只有200米左右的路程,還好,沒有感覺多遠,還可以多睡一會兒懶覺,那時候的早晚自習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兩科,米雲一直不明白早上為麼會有數學的自習課,因為早自習基本就是朗誦課文,但有數學的早自習一直持續到高中階段,可能語文數學是主要學科,比較重要而已。
小學的早自習還好,還算有精神,初中的早晚自習米雲都經常犯困打瞌睡,還被班主任抓到過,捏鼻子,弄的口水直流,不堪回首的往事,可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的又不好,精神肯定不行,從小學到高中基本上沒吃過有營養和有油水的東西,這就是農村學生的真實寫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初中階段的早晚自習就容易犯困,可能學習科目突然加大了六七門學科,一下子不容易適應過來,學校提供的伙食基本上也是白水煮菜,學生自己帶的菜也是醃菜,營養不良,身體素質不好,也沒多少錢買菜吃,有限的零錢也要買文具用品和零食吃,尤其三四節晚自習後,肚子非常餓,需要買個饅頭吃,那時候學校小賣部的饅頭就是貢品一樣,堪稱人間美味,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天天晚上都能吃到饅頭,實際上一週也就能吃到一回了不起,學校小賣部的饅頭是用一口大鐵鍋蒸煮的,其實也不多,好幾千人的學校,一鍋饅頭還要從早賣到晚上,就幾十個饅頭,可能也蒸了好幾鍋也說不清。
初中小賣部的燈光比較昏暗,擠在視窗買零食的學生又多,初中好幾個玩伴都有帶米雲去小賣部偷吃的,米雲一開始非常膽小,只能看著他們表演,就是大家擠在一起裝作買東西,趁著天黑,眼疾手快的從視窗拿一點零食到口袋,當時有四五個夥伴,都是附近各個村子裡的同學,平時上下學一塊兒走,都是提前約好的,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手錶,神奇的是幾個同學都能按時約好一起上下學,上下學一路同行十幾里路,在半路還能打下撲克牌,有時還賭點小錢,可能一下子就能輸光一週的生活費,米雲不記得在學校小賣部偷東西吃得手過幾回,反正不多,米雲的羞恥心比較強,其他四五個同學是不是天天去偷米雲也不清楚。
米雲只記得那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