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朕的電腦你也敢看桌布 > 1059【聖人無情】

1059【聖人無情】(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影源世界人間異法獸語通神覺醒聖體,我帶妖族公主橫掃四洲列國大修士凡人流:參天竊道仙子很兇魔王,穿越百年的愛!驚霄長風破浪濟滄海0修個仙,泡個妞靈淵啟世:逆途破穹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

遼澤一詞,隨朝代變更而改變。

唐末到宋末,遼澤指瀋陽以南的平原沼澤地,偶爾也指西遼河的沼澤溼地。

西遼河平原在遼國的時候,由於開墾過度,沼澤直接變成荒漠。

於是到了明代,遼澤專指下遼河平原沼澤帶。從長遠來看,那裡的沼澤不但沒縮小,反而隨著泥沙淤積、河水漫溢而不斷擴大。清末闖關東的百姓,大力開墾沼澤地,這才讓遼澤快速縮小,而真正徹底整治還是在新中國。

因為治理遼澤的根本,是系統性的治理河道!

此時此刻,遼河總督就在瀋陽,而且已經拿出通盤計劃,恢復長廣道只是工程第一步。

遼河邊。

遼河治理總督田調元,指著被手下展開的河道地圖說:「殿下,微臣用了六個月,走訪調查遼澤周邊水域。遼澤不斷擴大的根源,是上游草原變成了荒漠,遼水就跟黃河一樣,帶著大量泥沙沖積下游。河床不斷抬高,河道變換不休,動輒就要氾濫成災。」

「第一,在上游劃定禁墾禁牧區,不準蒙古人放牧,也不準漢人開墾,防止沙漠繼續變大。」

「第二,現有的河道水網,是明代形成的,極不穩定,且容易氾濫。其中,渾河與太子河攜帶的泥沙較少,可以保留其固有河道,仍舊匯流三汊河入海。遼河主幹必須西遷,根據地勢走向,在沙嶺驛西側山谷挖河引流,那裡本來就有條來自西興堡的河流。把遼河主幹引過去,兩河相會,一起流經盤山(盤錦)入海。」

「第三,東西兩條遼河,河道固定之後,沿河全部增築河堤。」

趙匡桓說:「大工程啊。」

田調元道:「所以開國之初,一直都沒有治遼,至少要動用民夫十萬,當時缺乏足夠的人手。如今涉及的三縣之地,總人口已將近四十萬,抽調十萬百姓治河是可行的。朝廷已經下旨,參與治河的百姓,全家賦稅皆可減半。一家若出兩個以上的男丁,家中當年賦稅可以全免。」

說穿了,不給工錢,只是減免田賦。

畢竟把遼河治理好了,當地百姓也會受益,百姓是願意辛苦一兩年的。

趙匡桓說:「若能根治遼澤痼疾,則東北可安。百年之後,僅這三縣之地,便能繁衍漢人百萬,東北哪個部落還敢造反?」

田調元說:「不僅如此,遼河主幹西移之後,東邊的泥沙就沒那麼多,河水長期沖刷泥沙入海,三汊河的水位會更深。只需二三十年的沖刷,三汊河口就能建海港。到時候,草原的貨物,也可直接裝船運到海邊。」

遼河草原的貨物,能直接裝船入海,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那裡的蒙古人造反,南方軍隊可渡海到三汊河口,然後坐內河船隻去草原平叛!

趙匡桓看著地圖,若有所思。

他又抬頭環顧四周,遠處是大片沼澤地,在不遠的將來,那裡似乎都變成了良田。

「河工水利,國之大事也。」趙匡桓感慨道。

田調元笑道:「還得國庫充裕,否則哪來的錢,在東北興修水利?有明一朝,二百餘年,除了興修長廣道之外,再無撥款治理遼河與遼澤。因為這裡偏遠,有長廣道連線交通即可,不需要耗費更多錢糧去治理。」

「確實,」趙匡桓點頭道,「明代若能撥款整治遼澤,恐怕都沒那麼容易起事。唉,也不能這樣說,明末東北爛透了,治好遼澤恐怕也不能壓住興起。」

回到遼國公府,趙匡桓把今天情況,全部講給龐春來聽。

龐春來依舊躺在院裡曬太陽,望著頭頂的樹冠說:「能根治遼澤是好事,可安定東北,還得靠吏治。吏治清明,則天下無事。吏治敗壞,則群盜蜂起。年輕

的時候,我不懂事,覺得一切都很正常。我看不

目錄
風流探花今天也在撩我掉馬後他走上了巔峰躍馬大唐我才是宋太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