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郵編(第2/3 頁)
過,“教育”一事,非一時之功,需緩之。
聽趙高如此說,秦始皇點點頭後,又開口道: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趙高大致說了一下:
“在各地建立郵局驛站,以馳道運輸。”
“官方文書用快馬,民間書信用牛車,加以區分。”
“書信的費用不宜太貴,一錢即可,並且根據距離遠近予以增加。”
“用紙來作為信紙和信封,捨棄竹簡。”
趙高說到這,心道:好在造紙術已發明出來。
否則若是用竹簡當做書信,一個信使能帶多少書信?
換作紙張的話,一個信使隨身攜帶幾百封書信根本就是輕飄飄。
趙高正欲繼續說,李斯忽然問道:
“一錢,是否過於便宜了些?”
趙高心想:太貴了就每人寄了呀。
若寄一封信要三四錢,有這錢那我買鬥粟不香嗎?
服徭役者,一天才六錢,花一半錢來寄信,腦子有霧嗎?
思鄉之情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有情飲水飽,你試試真飲水,看看會不會飽。
想是這般想,但趙高嘴上卻說道:
“單次運費雖然少了些,但架不住人口基數大,算下來其實並不少。”
大秦有兩千萬人口。
假設只有一百萬人寫信。
來回就是兩百萬錢。
每五天一次,一個月近六次,也有一千二百萬錢。
也許戍卒和服徭役者不會這般頻繁寫信。
但那些商人、權貴寫信的頻率肯定會高一些。
特別是商人,他們不差錢,而且寫信溝通也方便。
要知道,寫信又不只是寫家書。
在古代,溝通可是很麻煩的。
,!
李斯想了想,又問道:
“用牛車運送書信是否太慢了?”
其實,之前李斯也覺得官方驛站運送民間書信,有些尊卑不分。
現在聽到郵寄書信能賺這麼多錢後,他又感覺用牛車太慢。
趙高笑著道:
“這些百姓寄信,速度真是一項重要因素嗎?”
商人也許會在意送信的速度,但那又怎樣?
這送信的機構可是朝廷。
就算信件丟了又怎樣?
怎麼?這些人難道還敢埋怨朝廷不成?
那真的就變成那個段子: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吶?
算了,直接拉出去砍了吧。
當然,說是這般說,服務質量肯定不能太差。
要是經常出現丟件壞件,以後誰還寄信?
所以,最起碼要等到別人都適應了,再來擺爛嘛。
網際網路割韭菜不都是如此?
先培養使用者習慣。
然後再割韭菜。
李斯覺得趙高說的很有道理,百姓收到家書的喜悅,根本不會在意送信的時間。
見李斯不再詢問,趙高繼續道:
“還比如將各個城池設定一個編碼,如此可以提高郵件投遞效率、降低郵件丟失率。”
趙高回想著以前的郵編,舉例道:
“就像是北京,呃,薊縣的編碼是”。
北京在秦朝時期叫做薊縣。
“而咸陽的編碼則是。”
還是那句話,大秦識字率不高。
將城池與數字關聯在一起,即便不識字的人,看到數字後也就知道對應的是那座城池了。
不過,大秦現在還沒有阿拉伯數字。
所以應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