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四核,忠君(第2/5 頁)
講講你的故事?”
趙琰驚慌叱問:“你們這兩個妖人!究竟想做什麼!”
床上女孩已然嚇暈過去。
林潛無奈,上前道:“我們不是妖人,我們從上面下來,要是妖人早就禍亂人間生靈塗炭,也不至於幫你趙氏維持國運,我們就是來聽你的故事,尋找解決辦法,不然你死後可有數不盡的孽債要還。”
趙琰嚇的連連後退:“你你們說的是真的?!”
二人嗤笑點頭。
趙琰將故事原委一一道明。
二人陷入共感畫面。
趙琰十歲成為太子,被所有兄弟視為眼中釘,趙信聯合其他兄弟陷害趙琰。
趙琰深的先皇喜愛,趙琰六歲那年得知真相,趙信一直聯合寧妃想要陷害趙琰,寧妃越是對趙琰冷淡先皇越是喜愛趙琰。
原因竟是寧妃年少戀慕劉伯公大兒子,後被先皇強娶嫁入皇室。
寧國公一直與劉伯公政見不一,大皇子頗受朝中權臣擁護,寧妃有心扶持,趙琰八歲求先皇召劉若進宮伴讀,寧妃身邊紅人柳公公被利用,間接下毒殺趙琰。
劉若一早查明原因及時打翻藥石救其一命,後劉若成為趙琰心腹。
趙琰十歲封太子位,劉若預備禁衛軍一員,寧國公暗中扶持保護趙琰,大皇子欲害趙琰難以得手,身為皇子無兄弟手足可言。
,!
幾位皇子豺狼之心,趙琰十八歲,宮變事發,大皇子趙信夥同三、四皇子殺上御書房,挾持先皇寫禪位詔書。
寧國公及趙琰率府兵,劉若暗中協助,救駕及時,幾位皇子下獄,寧國公獨留御書房,先皇大怒,處死寧夫人,賜大皇子一杯毒酒,三、四皇子貶為庶人流放,由趙琰親自執行。
第二年,二皇子悄然得勢,五皇子選擇遠離朝堂。
又十一年,先皇駕崩,趙琰得寧國公與禁軍副統領劉若相助查到罪證,為二皇子所為,十四年裡,二皇子夥同權臣暗謀,以慢性毒將先皇身子養垮,罪證信件皆被翻出,所豢養私兵在各地鄉屯發現。
二皇子被當眾斬首,合謀權臣皆被誅九族,朝堂大換血。
趙琰第二年登位,不過倆月,劉若因胎記一事被劉伯公找回,原是劉伯公大兒子與私養在鄉間的小妾所生,劉若還是嬰孩之時,小妾出鄉突遇劫匪,小兒哇哇啼哭引得下山僧人發覺,劫匪放過劉若奔走,僧人帶劉若回南法寺,劉若當即選擇認祖歸宗,趙琰惶恐不安,劉伯公政見如往日一般與寧國公及趙琰相悖,是支援雲遊的五皇子一派,趙琰剛繼位便轉頭倒戈無異於為給他人舉旗。
趙琰極其信賴外祖,凡是呈遞的情報趙琰近乎十分信任,寧國公將劉若尋找五皇子蹤跡證據呈遞趙琰面前,趙琰不肯相信,然而時間越長,朝堂之上,劉若諫言處處有違趙琰之意,趙琰信任便越偏向寧國公,決策又取自寧國公。
劉若第一次被叫到御書房問話,劉若坦言承認,趙琰大發雷霆,劉若至此失去趙琰寵愛。
忽而有天,劉若請奏趙琰,辭官歸家養老,趙琰不允,問其原因,劉若坦言,若繼續在位,唯恐觸犯君王權威。
趙琰心驚,令其好好歸家反省,逐步革權,無事不得上朝不得相見。
劉若跪謝,然而,劉若某天急奏,呈交地方官員、王公大臣與權貴之間關係親疏密信。
趙琰開啟信件勃然大怒,斥責劉若越權,又唯恐信件為真,恢復其重軍統領之職,趙琰手底擠壓各官員彈劾劉若奏章,趙琰傳召寧國公,劉伯公以及兩位王爺相談,試煉幾人忠心。
年底,五皇子此時歸京,趙琰心疑派人緊盯,身份依舊是位親王的他鮮少與官員接觸,朝局傳聞依舊有支援五皇子之聲,寧國公只是平常閒話提及,趙琰心裡記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