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上)(第4/8 頁)
一發光,就意味著這雨啊、霧啊,還得加量不加價,繼續折騰咱們。
更有趣的是,如果這寒氣還跑到太陽那邊去串門,哇塞,那場面就壯觀了,雨雪冰雹齊上陣,霜凍也時不時來刷個存在感,簡直是把四季的精華都濃縮到這一段時間裡了。這樣一來,溼氣氾濫,萬物都得跟著遭殃,變化得那叫一個快,讓人措手不及。
人們呢,本來就被寒氣折騰得夠嗆,這下子更慘了,肚子脹得跟懷孕似的,腸子裡還咕嚕咕嚕叫個不停,拉出來的都是稀的,吃進去的東西好像都沒經過胃的同意就直接出去了。渴得要命吧,一喝水還感覺頭暈腦脹的,像是被什麼附體了一樣。
說到治療啊,中醫裡有個穴位叫“神門穴”,放現在來說,就是手腕上那個能安神定志的小能手。但如果這穴位“罷工”了,那可就麻煩了,基本上是“神仙難救”的節奏,得趕緊找醫生求救啊!不過別擔心,現代醫學和中醫都在努力,總有一款治療方案能幫到你。
說到方劑,咱們得提提那些古老而神奇的草藥組合。比如,針對這種寒氣侵心、溼氣困脾的情況,可以來個“溫陽化溼湯”。這方子啊,得用上乾薑、肉桂這些暖寶寶級別的藥材,給身體來個溫暖的擁抱;再加上茯苓、白朮這些利水小能手,把體內的溼氣統統趕走;還有陳皮、半夏這些化痰神器,讓身體清爽起來。具體怎麼配呢?嗯,大概就是乾薑10克、肉桂5克(一點點就好,多了上火)、茯苓15克、白朮12克、陳皮10克、半夏9克,當然,這只是個大概的配比,具體還得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調整哦。
哎呀,這黃帝和岐伯的對話,簡直是古代版的“天氣預報”加“健康小貼士”嘛!咱們來個現代版、接地氣、還帶點幽默的解讀,保證讓各位網友看得津津有味,還能學到不少知識呢!
黃帝一臉認真地問岐伯老師:“嘿,老岐啊,你說說看,如果這自然界的木氣(代表春天生長之氣)不夠旺盛,會是個啥情況呢?”
岐伯老師捋了捋鬍子,笑眯眯地說:“黃帝陛下,您這問題問得真夠細緻啊!要是木氣不足,那可就熱鬧了。首先,這天氣啊,乾燥得跟沙漠似的,到處都缺水,連草木都懶洋洋的,春天來得晚,花兒開得遲,葉子也蔫不拉幾的。這就像咱們現代人熬夜加班,第二天沒精神,連臉都懶得洗一樣。”
“更嚴重的是,這股乾燥勁兒要是過了頭,樹木都得變‘鋼鐵直男’了,硬邦邦的,而那些柔弱的植物呢,直接變成了‘幹物女’,枯黃乾癟,看著都心疼。這時候,天上的太白星(金星)就特別亮,好像在提醒我們,這氣候不太對勁。”
“老百姓呢,也跟著遭殃。他們可能會覺得肚子裡涼颼颼的,像吃了冰鎮西瓜沒嚼碎似的;肋骨兩邊、小肚子那兒還隱隱作痛,腸子裡咕嚕咕嚕響,拉出來的便便也是稀稀拉拉的,簡直就是‘腹瀉星人’的噩夢。哎,這時候要是再來幾場涼颼颼的雨,那更是雪上加霜,太白星又在天上眨巴眼,好像在說:‘看吧,我說的沒錯吧!’”
“說到吃的,這時候的莊稼也受影響,特別是青色的穀物,長得不咋地。如果這時候陽明燥金之氣(代表秋天收斂之氣)再跑來湊熱鬧,那草木就更慘了,好不容易長點葉子,又被迫提前枯萎,生長節奏全亂了。天上太白星和鎮星(土星)交相輝映,預示著這一年啊,青色的作物早熟又早枯。”
“不過呢,自然界也有它的自我調節機制。木氣不足到一定程度,火氣(代表夏天炎熱之氣)就會反撲,來個‘報復性反彈’。就像你冬天憋太久沒去澡堂子,一到夏天就得猛搓澡一樣。這時候,天氣熱得跟火爐似的,溼氣都被烤乾了,草木脆弱得跟紙片似的,一烤就焦。但神奇的是,燒焦的根部還能冒出新芽,花果同時成熟,這景象也是挺罕見的。”
“人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