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相國慎言,下官自認擔任御史以來,對得起皇上,對得起良心,這栽贓陷害之事絕不敢為。下官所奏之事有理有據,相國若不信下官所言,那光武將軍的話,總該相信。”
“光武將軍是焦尚書的岳父,舉證當避親,羅御史作為言官,想必這一點比本相清楚。”
張權縱橫朝堂數載,斷不會依羅寧所言。焦作卿囚禁梁氏的事雖然隱晦,他卻聽到了風聲,梁濱那匹夫看重梁氏,若為了梁氏發瘋,未為不可。縱然梁濱願意為了梁氏放下對焦作卿的成見,反駁羅寧所參之事,屆時御史以梁濱與焦作卿關係叢密,有包庇之嫌為由否認,最多落一個舉證不利。張權豈會做這種毫無益處的事,何況梁濱會不會反咬一口,還是未知數。
“幾位愛卿所言都有理,既然各執一理,不如聽聽朕的看法。”
“臣等恭聽聖訓。”
“朕以為幾位愛卿各有道理,要理清孰是孰非為今之計只有將當事人宣來當堂對峙,一問便知。來人,去光武將軍府請告病的光武將軍和焦夫人來朝,說朕有要事請問光武將軍和焦夫人。秦安,你找人將那女子帶來。連侍郎,你家護衛要認出那動手的家奴不難吧。”
“請皇上指派兩名高手隨臣府中護衛一同前往,臣擔心焦府中的那些惡奴不肯就範。”
“這個簡單,讓宮中侍衛走一趟就是。眾位愛卿對朕的提議沒有意見吧。”
“皇上聖明。”
殿中幾人各懷心思,心道做都做了,再來問他們同意與否,他們能說不?
*徵這一招是同宋敏舒學的無賴手段,管你同不同意,先給你戴一個高帽,讓你不得不同意。半年多不見,也不知道他的小貴妃過得如何。想來不會差,那個慣會順杆往上爬的小人兒,一貫會享受,在皇莊沒有晨昏請安,還不知道過得怎麼一個逍遙。
一個時辰後,有侍衛來報,證人都已在正寰宮外等候傳召。*徵一聲宣,以光武將軍梁濱為首的一行人走進正寰宮。
“臣(臣婦、草民、民女)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平身。”
“不知皇上宣臣與小女前來所為何事。”
“朕今日宣梁將軍與焦夫人來朝,只為御史參了焦尚書一本,理由是焦尚書寵妾滅妻,至於焦尚書押妓,縱奴行兇傷了連侍郎府中女眷,便索性將人一同宣來對峙。梁將軍對御史臺所參之事有何看法。”
“臣是焦尚書的岳父,臣所言恐怕御史臺不會取信。”
“所言是真是假在場諸位一聽便知,羅御史又不是昏聵之人,豈會不信。梁將軍儘管說來,朕聽著,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所言有理。”
眾朝臣隨身隨聲附和,*徵微笑地點頭。
“臣遵旨。”
說罷,梁濱便將焦作卿寵妾滅妻,縱妾傷子,致使唯一嫡子夭折,爾後因梁氏要面君討要公道,唯恐有礙名聲,遂將梁氏及近身僕人囚禁於後院,派人看守,對外聲稱梁氏病重一事娓娓道來。梁氏忍辱負重在僕從的捨命幫助下才能逃回將軍府。梁濱一怒之下派人責問焦作卿,焦作卿隨即赴將軍府請罪,梁氏不願隨焦作卿回覆,梁濱便許了梁氏在將軍府中暫時休養一段時日。不料突然聽聞焦作卿押妓一事,梁濱惱恨之下大罵焦作卿不知好歹,誰料御史臺一早知道焦作卿押妓的事,又聽了他的怒罵之詞,才有了今日之事。
梁濱說的不偏不倚,似乎那曾被囚禁的不是他的女兒,夭折的也不是他的外孫,押妓的更不是他的女婿,讓旁人感覺不到半點虛假。
“焦尚書,梁將軍的說辭,你可認。”
“臣自問對梁氏不薄,不想梁氏竟在梁將軍面前如此汙衊臣。臣痛失愛子,梁氏傷心過度將臣的一名妾室踢打致死,臣也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