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攪局(第1/2 頁)
第二天天未亮,譚琳掙扎著起床,周懷民摟過她,半醒半迷糊地問怎麼不多睡會兒。她說:“今天遊學團要轉去下一站,我得下去數人頭。你什麼時候回去?”
“還要去分部兩天。”
兩人耳廝鬢磨一陣,她艱難地說服自己離開他的懷抱,收拾好東西先出門。
酒店大堂裡,譚琳最先抵達。她負責清點人數。教官緊跟著到來,然後是導遊,他去退房。接著是三三兩兩的團員前來集合。她打電話給譚琮,那傢伙居然不接電話,她讓教官幫忙上去趕人。
周懷民拉著行李箱過來。譚琳背過他,不想跟他道別。她專心數人頭,看看還差幾個。她不看他,卻聽得見,他的腳步聲離她越來越近,在她身邊停住。一隻手掰過她的臉,他吻了下來,吻了又吻。分開後,還用拇指替她抹了抹嘴角,說:“注意安全。”
“喔!喔!二爺你是我偶像!”
周懷民看了下那個少年,出了大堂。譚琳仍怔愣地望著他的背影,唇齒間都是他的氣息。
“太辣了琳姐!”
“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幾個少年可勁地鼓譟聲,喚回了譚琳的注意力。她又羞又怒:“再吵扣分!”
等她想追出去時,周懷民已經上了車。
遊學團隊的旅遊大巴馳騁在濱海高速上。
車內,司機專注於駕駛,譚琮則帶領大孩子們玩識曲遊戲。他叫過一個帶了薩斯風的少年站在前方,給他戴上耳機,少年要演奏從耳機裡聽到的音樂,其他人猜曲名。
“茉莉花!”
第一首很輕鬆就被大家猜了出來。
“好,下一曲來首難的。”譚琮用手機控制所播音樂,演奏少年聽得皺眉,不過還是依樣畫葫蘆,彎彎扭扭地奏了出來。這一曲像是迷宮,把所有人都繞暈了。直到少年演奏完,所以人還是一臉問號。
“該不是,”譚琳不確定道,“那個什麼遊戲,有坦克的那個。”
“坦克大作戰!”少年們也想起來了。
“對的!下一首。”譚琮再說。
那是一首較為悠閒簡單的曲風。
“極限國度。”很快有人猜出來了。
大巴在的輕鬆氛圍中前行,濱海高速上的風景不斷變換,從繁忙的城市逐漸過渡到寧靜的郊外,於中午抵達一個村莊。這裡是譚家的故鄉。
譚家故鄉曾是個小漁村,名叫小嵩村。村裡地少人稠,耕地不足,村民歷來以打漁為生,也有譚家祖上那樣的,出海經商。現在的漁民幾乎絕跡,村裡人多數外出務工,積攢一筆資財後蓋幾層小樓,建成民宿供城裡人前來度週末,以此補貼生計。
村委會也有意發展旅遊經濟,各處都收拾得乾乾淨淨。路邊的小花壇,民宿小院的花木柵欄,牆上的留言板,廊簷下叮咚響的風鈴,都帶著風情,仿若東南亞某個旅遊區。
閩浙六族當年結伴出海謀生,他們的後人前來緬懷先祖。譚琳姐弟帶著少年團去往譚家祠堂。雖然,今日六族成員與當年有所不同,箇中情誼也是一樣的。
祠堂位於巨大的礁石頂端,三面環海。海風凌冽,海水侵蝕度強,祠堂需得年年修繕,才能維持光鮮面貌。舊金山譚家屬海外承澤堂,每年都會劃撥固定的經費回來,為留守故地的族人盡一份力。
譚家本堂的人提前知曉承澤堂的人要來,已派人在祠堂等候。譚琳等人抵達後,按著規矩給祖宗牌位上香,簡單祭祀一番即可。
同樣的祭祖之旅還有周家,因兩地相距不過數百公里。周家族人知道他們海外思明堂的人來了,也是相當熱情,圍著那些少年說笑不停。要不是知道遊學團還有許多行程要趕,譚周兩家人能用土特產把他們的大巴塞得坐不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