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 頁)
天!求你們別捂了!敢不敢給我換件肚兜!
笑眯眯的劉大善人絲毫沒注意到閨女痛苦的表情,親手給閨女戴上一根純金打造的長命鎖。
這長命鎖真漂亮,韭葉粗的絞絲鏈,核桃大的鎖心,鎖的一面雕著一頭麒麟,另一面刻著長命百歲四個字。
“典型的暴發戶行為,只顧顯擺而忽略子女安危。”劉秀英才不願意帶這條遭賊惦記的鏈子,沉重的長命鎖壓得她差點喘不過氣,小手撥拉半天也扯不掉,最後還是馬氏看懂了她的動作,取下長命鎖才叫她破涕為笑。
和劉大善人送的長命鎖相比,馬氏的東西就略顯平凡,是一個很普通的綠色玉鐲,裡面還有一些雜質。馬氏舉著它宛如稀世珍寶,也不管閨女能否聽懂,殷殷說道:“英兒,這是你外祖母留給孃的,雖然不值錢,但那是你外祖母對孃的心意,現在娘傳給你。你外祖母在天之靈一定會保佑你平安長大。”
夫妻倆說體己話的時候從未避開劉秀英,透過他們的交談,劉秀英知道母親馬氏是和家人一起逃荒到宿縣,可惜沿途馬氏的親人相繼餓死、病死,馬氏走投無路,只好賣身做丫鬟,剛巧被回鄉的劉大善人碰見。劉大善人厭倦刀口舔血的生涯,也想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見馬氏還是個黃花閨女,模樣不俗,索性娶回家安安心心過日子。
劉秀英眼睛眨巴眨巴,裂開嘴,舉起小手。
馬氏一喜,急忙把玉鐲套在劉秀英手上,可是玉鐲太大,劉秀英的手臂太細,即使擼到她的胳膊上都套不牢。一動就滑下來的場面太搞笑了,讓原本眼圈微紅的馬氏直接笑出了眼淚。
夫妻倆無奈之下只得決定先把長命鎖和玉鐲都收起來,等劉秀英長大了再交給她。
正午時分,宴請的賓客陸續登門。
劉宅沒那麼多講究,男女老少都在一個院子用席。劉大善人下血本專程在酒樓訂了二十桌席面。看見各種美味佳餚,客人們由衷地喜笑顏開,恭維的話一句接一句,就差沒把劉大善人捧上天。
劉地主和地主婆也衣著光鮮地出現了,兩人進門就四處張望,果然沒有看到族長等人,馬上竊竊私語,“老爺你瞧,族長他們真的沒來。”
“那當然,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族長老爺的面子難道還沒一個丫頭片子值錢嗎?要不是為了給三兒說親,求我我都不來呢。”
站在院子裡招呼賓客的劉大善人看到交頭接耳的劉地主夫妻,眉頭微蹙,他雖然也給族裡打了招呼遞了帖子,但是深知族人秉性的他並沒有指望族裡有人來參加閨女的滿月宴,想不到這對黑心夫妻竟然來了。
劉大善人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是絕不糊塗,誰對自己好,誰對自己壞,他心裡也是有桿秤的。
當年父母剛去世,劉大善人還未及冠,族裡就以他家人丁不夠,無法照顧莊稼為由要“幫忙”佃種田地。說是幫忙,卻提出收成二八分,別人拿八成,他拿二成,理由便是人家出秧苗費、人工費,他只是坐享其成。這話聽著貌似有理,但其實他若租給佃戶還能得到四成,外人都比族人給得多,叫劉大善人如何肯答應這等惡劣條件。幸好他手中有地契,索性低價把田地賣給族裡,省得天天被人惦記。
就這,還有些眼紅的族人三天兩頭來打秋風,特別是劉地主以照顧堂弟為由,住進他家就不肯挪窩,逼得劉大善人不得不外出。
一聽劉大善人要離開宿縣,打不成秋風的族人紛紛翻臉,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拿走,說他反正也用不著。走的那天,沒有一個族人相送,劉大善人的心就像寒冬臘月的冰冷入骨髓。
然而等到劉大善人帶著錢財回來,族裡馬上找上門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了幾句後就開始提要求,一會要修祠堂,一會要補濟族中孤老,說來說去就是要錢。作為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