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2/2 頁)
畢竟士兵們才剛剛經歷了苦戰,再追殺個幾里路實在是精疲力竭了。
曹中平這邊亦是不好受,驚慌失措下的他只找到一輛牛車,但此時危在旦夕,逃命才是最重要的,便駕著牛車招呼手下撤退。
等到義軍部隊停止追殺朝鮮潰逃部隊已經再次死傷過半,兵員不過數千,馬匹和各種牲畜加起來總共才幾十頭。
好在最終是來到了曹中平腦海中的朝鮮天險——太安山。
這是朝鮮東北部最高的山峰,除了極少數蜿蜒曲折的小路能上去以外,其他方向都是懸崖峭壁,與威虎山相比那是有過之而不及。
義軍哪裡知道這個情況,不然他們累死也要將朝鮮軍隊趕盡殺絕了,真要讓他們上了太安山,那就像一顆釘子狠狠插在義軍的心臟之中,這是萬萬不可的。
可此刻曹中平等人仍在山腳處,想要找到上山的路絕非易事,圍著懸崖峭壁繞了好幾千也沒發現能夠上山的路,這急得曹中平團團轉。
他知道義軍部隊很快就修整完畢,要是再不趕緊上山搭建防禦公式,恐怕到時候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最後還是朝鮮軍隊裡的有些熟悉當地地形的人指導,再加上這時候一名視力較好的獵戶發現了一條隱蔽的小路,這才讓朝鮮軍隊上了山。
但由於小路實在狹窄,只榮得下一個人行走,數千人馬縱使加快了腳步上山,卻也硬是走了四五個小時才完全集合在山頂。
反觀義軍這邊更是被折騰的夠嗆,作為遠征軍的他們壓根不熟悉地形,追擊途中就走失了許多戰士。
易清山好不容易組織人馬找回了尋掉隊的人,走著走著又有許多人分不清方向開始朝著叢林深處越走越深。
沒辦法,只得抓了幾名當地人,威逼利誘他們,讓他們替義軍指路。
可當地人說的話那是誰也聽不懂,眾人這才想起來,好像軍隊裡壓根沒有朝鮮翻譯呀,頓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在這時,易清山挺身而出,前世的他在韓劇的誘惑下和作為文科生的優勢,便試著學習了一點韓語,並逐漸精通了起來。
雖說現代韓語和古韓語就跟家鵝和大雁的關係一般,壓根不在一個層級,但好歹也是算同一門語言,靠著連說帶比劃還是說服了一名農民帶路。
又經過探馬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大戰後的第三天趕到了太安山,知道曹中平一行人就躲在山上,便將太安山進行了團團包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