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久攻不下(第1/2 頁)
義軍畢竟是是雜牌軍,與朝鮮正規軍的戰鬥中雖然得以取勝,但朝鮮境內軍隊的數量是遠遠超過義軍數量的。
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加上物資補給日漸抓襟見肘,或許打得贏一次兩次,再繼續冒進的話怕是有戰敗的風險。
人朝鮮軍又不是傻子,或許你能一次性殺個一兩個,但再多人家可就要反擊了,怎麼著也得損失一名士兵了。
所以必須速戰速決,搶在朝鮮中央尚未作出反應之前迅速攻城掠地,搶一些占城池作為補給點和防守陣地。
而曹中平此時卻如一塊狗皮膏藥般貼住了義軍,如果義軍貿然攻佔城池,此時曹中平帶人便可趁機偷襲義軍的後方,這樣一來可就危險了。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得解決掉太安山上的那群殘兵敗將。
可易清山足足帶人將這座山圍了十天十夜,卻是不見朝鮮軍隊有任何動靜,就好像山上的人都消失了一般。
難不成是搞錯了?
眼見的糧食越發的捉襟見肘,義軍這邊先按耐不住了,在易清山的示意下義軍開始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得找著上山的路,不過想找到能上山的路可不容易,本來能夠上山的道路就少,加之都隱藏在密林之中,便是視力3.0的人也不容易發現。
李拾壹這時有話說道:“大哥我有辦法,兄弟們晚上可都被凍得半死,不如先帶些人將這太安山周圍的樹都給砍掉。”
曹中平笑道:“是啊,既能用來取暖,又方便尋找上山的路,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如此甚好,就按這麼辦!”,易清山點點頭,“不過有一點,木柴還需晾曬幾天才能用於點火。”
曹中平笑道:“害,這誰不知道?剛砍的柴火裡面水多,非常難點著,所以需要曬一曬嘛!”
“不如從軍中挑選幾名擅長爬山的,然後從坡度較緩的地方爬上去,然後先上去看看情況。”易清山提醒道。
眾人都點頭表示同意,隨後易清山便親自前往軍營。
說是一“座”軍營,但此處用“條”字更為形象,因為整個軍營都是圍著山腳下的平坦處搭建而成的,規模龐大。
除了太安山與其他山脈連線處無法包圍外,幾乎在地面上已經佈滿了天羅地網,只等著曹中平等人山窮水盡再伺機進攻。
但很顯然曹中平能撐這麼久,不是死撐著,那麼就是後面有人偷偷給他送糧食,眼見著是耗不過敵人了,必須得下手了。
易清山先是讓軍中匠人編制繩梯,然後選出了幾名爬山高手,讓他們揹負著繩子,在一個坡度沒那麼大的地方開始攀巖。
攀巖也屬於登山的一種,攀登物件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巖牆,攀登時不用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
手和手臂要根據支點的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撐、推、壓等,所以對人的力量要求及身體的柔韌性要求都較高。
歷史上也曾記載過類似的行動,最著名的莫過於紅軍攻破臘子口的戰鬥,這說明攀巖作戰是可行的。
幾名攀巖高手很快便選出,他們承載著義軍的希望,揹著繩子懸於空中,沿著岩石間的一點點的縫隙慢慢往上爬。
就在這時一名經驗不佳的攀巖高手不甚衰落,又因為沒有安全措施,導致其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眾將士皆不忍直視。
很顯然從這麼高的懸崖上摔下來是肯定沒有活頭了,易清山揮揮手示意將屍體給抬走,而其他攀巖高手就如被敲山震虎一般,更加地小心謹慎了起來。
將士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裡,只要一個不小心便會如同那名壯士般馬失前蹄,可想而知大家都懷著如何坎坷的心。
另一邊易清山讓李拾壹帶一隊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