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勢”(第1/2 頁)
鳳凰于飛,梧桐相依。雍雍喈喈,福祿攸歸。
新婚燕爾,時間過的尤其快,賈珠度過了一段甜蜜悠閒的時光。
在賈珠的呵護和照顧下,黛玉和寶釵也逐漸適應了新的身份。
不僅僅是家庭角色的轉變,還有社會角色和自我認同的轉變,這其實是一個並不容易的過程。
賈珠之前已經經歷過了,所以倒是沒有什麼,而且男子所需要接受的改變比女子要小得多。
而且黛玉和寶釵還是第一次,所以賈珠花了更多的精力陪伴她們,使她們適應這種變化。
好在賈家的人,她們之前也都認識,所以接受起來要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老太太疼愛黛玉,太太疼愛寶釵,李紈是正妻,所以三人也算是達到了一種平衡。
隆正二十八年正月末,李守中就組織好了自己的班底,前去管理遼東。
賈珠帶著李紈和賈蘭親自出城相送,並派人一路保護,希望這些純粹的讀書人,去到一片新天地,能做一些純粹的事。
當然不能只將希望寄託在他們的個人操守上,面對金錢、權力、美女的誘惑,誰能保證就一定不會變質?
這也只是暫時之策,根本性的變革太大了,賈珠擔心百姓和官員們接受不了,所以還得慢慢來。
賈珠對遼東的控制遠超他們的想象,到處都是賈珠的眼線,所以他們短期內若是敢亂來,賈珠也只能送他們回爐重造了。
除了遼東以外,賈珠去信讓葉赫部的布林漢、莫爾根及韃靼三部的扎木薩、索諾、卓禮克、炒花、蘇巴海安排好民生,整軍備戰。
賈珠佔領草原三部也有幾年時間了,休養生息也夠了,今年秋天至少要佔領整個漠南蒙古。
憑察哈爾部、科爾沁部和內喀爾喀部的實力,要征服鄂爾多斯部、永謝布部和土默特部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而且賈珠還可以支援他們一批火槍兵。
至於葉赫部,也是時候北上討伐後金了,讓他們苟延殘喘了這麼多年,他們如今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賈珠之前放過他們,其實有養寇自重的想法,後金和韃靼對大乾始終是一個威脅,有他們在,隆正帝就不敢輕易裁撤遼東軍。
可是如今,隆正帝已經不敢招惹賈珠了,遼東也徹底歸賈珠管轄,再留著他們就沒用了。
統一北方,南北夾擊,才能給隆正帝更大的壓力。
要讓隆正帝屈服,不一定非得發生戰爭,也可以以勢壓人,最高階的兵法其實就是勢,降低敵人的勢,增強己方的勢,戰則必勝,攻則必克。
地盤的大小,百姓的多少,將士的多寡,戰力的高低,武器是否精良,糧食是否充足,這些都是勢的一種。
《孫子兵法》中說,“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
善於創造有利“勢”的將領,指揮部隊作戰就像轉動木頭和石頭。木石的性情是處於平坦地勢上就靜止不動,處於陡峭的斜坡上就滾動,方形容易靜止,圓形容易滾動。
所以,善於指揮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勢”,就像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兇猛。這就是所謂的“勢”。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總是打勝仗的軍隊,他們在有絕對的能打贏的把握下才會開始一場戰爭;而打敗仗的軍隊,他們總是在戰爭開始之後才想方設法去打贏戰爭。
為什麼在戰爭之前,就一定有把握能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