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碎珊瑚的海底,如果用人疏浚港口、堆砌淺灘的話,足以改造出數千頃的鹽田。到時候光是曬鹽之利,只怕就不可計數了。”
“曬鹽?卑職不甚明白……曬鹽之事,可是聞所未聞啊,小王爺說的,可是曬制濃滷,然後再用大鍋熬煮製鹽的法子?”
蔣袞聽了一個鹽字,還是比較上心的,但是依然免不了疑惑。錢惟昱聽他這麼一說,才想起可能如今的製鹽技術還停留在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於是向蔣袞虛心請教了一下他所知道的製鹽之法,這才明白一個事實:唐朝的時候,原來還沒有直接曬鹽的技術,當時人們最多是把海水曬製成一些濃滷水,也就是說把水分蒸發掉大半,把滷水中的含鹽量從普通海水的3%點幾提升到十幾個百分點的水平,最後依然是靠大平鍋熬煮濃滷製鹽,初期的曬制,只是把蒸發量減去一大半,減少熬煮時候燃料的消耗罷了。
一想到此,錢惟昱不由得心中一喜,想不到又被自己發現了一個強化國力的好買賣。
事實上,如果聽憑歷史自行發展,海水直接曬鹽技術是南宋末年初生的,元朝基本沒有發展,到了明初的時候,才被政府的鹽場大規模採用。而之所以歷史會這樣進展,也是有其客觀規律的。
南宋以後,中國大陸上最好的曬海鹽的場地,自然是蘇北的鹽城瞭如果看隋唐時候的中國地圖和後世現代的中國地圖,就會發現古今地形差距最大的,就在鹽城和南通、上海兩處。南通、上海的土地和古代相比長出來了上萬平方公里,那是因為此後千年長江沖積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的。
與南通、上海等地相比,鹽城的陸地往海里“長”得更多,而且幾乎是沿著整個蘇北沿海平均地長出去一兩百里地。這種地理奇蹟,其實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在南宋以前,黃河是往北一直到契丹境內注入大海的,黃河因為泥沙甚多,下游千百年來積累泥沙成了懸河。
從遠古到北宋為止,黃河流域一直在漢人的領土上,自然有足夠的水利工程投入去加高河堤,到了南宋,因為中原在金人手中,韃子如何懂得民生,哪肯投入重金修河,因此河政廢弛。
直到南宋中期的時候,金人土地上的黃河決堤改道,往南奪淮入海,佔用了淮河的下游入海河道。因為當時的黃河水已經泥沙很多,淮河河道根本扛不住那麼多泥沙,很快就被淤廢,導致此後前年淮河都沒有入海口,形成了洪澤湖這個調蓄淮河水流的湖泊,另一部分河水靠其他支流或者運河注入長江。
淮河失去入海口,對於兩淮人民是一個大災難,但是對於曬鹽事業,卻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讓此後一千年中國有了一個最穩定最適合大規模生產的鹽田區,那就是鹽城。
因為淮河和黃河此前的衝擊,鹽城地區的近海水深很淺,同時淮北地區的氣候導致其每年降雨比較集中,該乾旱的季節很少下雨。同時日照也比較充足。
天氣暖和、日照蒸發充足、沿海灘塗水淺、降雨季節規律,還沒有大江大河攪動海水暗流、潮汐穩定。這五點是一個世界級的海鹽生產區所應當具備的條件。淮河淤廢后的鹽城,就具備了這全部五點,才成為了此後千年中國最主要的食鹽生產區。明清兩朝揚州鹽商富甲天下,“兩淮鹽運使”衙門雄踞國朝最肥衙門六百年,靠的就是這個進項。
此後一千年,鹽城的勞動人民年復一年的在淺海築壩圍海、引入海水,隨後堵塞入水口曬鹽,取鹽後重復這個迴圈……一塊塊鹽田因為年復一年的沖刷淤積成為陸地,於是人類就進一步往海里擴充套件領土……千年之後,一層層淤廢的鹽田,就把蘇北的海岸線往東海里面硬生生長進去了一兩百里的寬度。這,就是古今中國地圖海岸線變化的最大原因。
當然,如今這個時代,宋朝都還沒建立,黃河也沒有奪淮入海。鹽城這個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