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開始發力(第2/5 頁)
決,但中東市場的公關和客戶維持工作依然持續進行。劉婧的公關團隊已經非常重視中東,與當地的客戶進行了股票的溝通,確保每位受影響的客戶都得到了充分的安撫。
一天傍晚,林建國正在辦公室檢視中東市場的最新進展報告時,張琪走了進來,帶來了一些新的市場情報。
“建國,雖然我們在中東市場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最近的競爭環境變得更加複雜。當地的一些本土公司開始與我們的國際競爭對手合作,推出了一些針對中小企業的智慧解決方案。他們的技術水平不高,但價格上漲,吸引了很多對價格敏感的中小企業客戶。”
林建國皺了皺眉頭,顯然這個訊息讓他有些意外:“本土公司的加入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中小企業雖然利潤率不高,數量龐大,一旦被這些但價格的解決方案引發市場,要再進入就會變得很困難。”
張琪點頭表示認同:“他們的產品堅固耐用,主要瞄準的是那些不敢花高價購買國際品牌的中小企業。我們如果繼續走高階路線,很難與他們競爭。”
林建國思索片刻,認識到這不僅僅是中東市場的問題。在許多新興市場中,價格競爭始終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尤其是在那些對技術要求不高的中小企業市場中,價格往往是決定性的個人。
“我們不能在中小企業市場上完全失去競爭力。”林建國沉聲說道,“雖然我們主要專注於高階市場,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覆蓋中小企業。張琪,市場團隊能否推出一個這款針對中小企業的簡化版智慧平臺,提供基礎功能,同時大幅降低價格?”
張琪立即回應:“這是可行的。我們可以考慮透過減少一些高階功能,降低成本硬體,專門為這些中小企業定製一款輕量化的產品。同時在定價上做出靈活調整,甚至推出按每月或按年的訂閱服務,降低中小企業的購買權益。”
林建國對這個想法表示:“很好,我們不僅要降低成本,還要提供靈活的購買方式,讓那些預算有限的企業也能輕鬆使用我們的技術。”
隨著新計劃的推進,王小龍的技術團隊開始著手開發一個輕量化的智慧平臺版本,專門針對中小企業市場。與此同時,劉婧的市場團隊也加緊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市場推廣策略,確保這些簡化版產品能夠迅速推向市場。
幾天後,林建國收到了來自東南亞市場的好訊息。蘇婉清團隊透過與當地政府的談判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技術控股模式得到了政府的正式批准,公司可以控股公司進入該市場,無需進行核心技術的轉讓。
蘇婉清走進林建國的辦公室,臉上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建國,東南亞市場的進入計劃透過我們順利開始。可以開始正式與當地的合作伙伴談判,並在最短時間內啟動市場推廣。”
林建國閱讀著報告,心情略顯輕鬆:“很好,婉轉,這為我們進入東南亞市場掃清了最大的障礙。接下來,市場團隊和技術團隊需要緊密配合,確保我們能夠在本地化支援和技術上實現了無縫對接。”
蘇婉清點頭應道:“我已經安排團隊開始與合作伙伴談判,確保合資公司的成立過程順利進行。”
隨著市場問題的解決,林建國的東南亞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些。但他明白,擴張的道路依然充滿了挑戰。歐洲市場的競爭對手仍在加速擴張,中東市場的本土公司依然搶佔中小企業客戶,未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就在林建國為全球市場的佈局整理完畢時,他接到了一個來自歐洲市場的電話。這次電話來自一個長期合作的大客戶,對方對公司新推出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希望能夠加強簽署一份新的長期合作協議。
“林先生,你們的新方案看起來非常符合我們的需求。我們正在尋求一套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