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投入”而言,屈原為楚國所做的貢獻,遠不及伍子胥至於吳、介子綏之於周——不過在我看來,死得最冤的,既不是上述三個男人,也不是小女子曹娥,而是曹娥的老爸。作為一名漢代的“神職人員”,曹娥之父因“濤迎波神溺死”,冤就冤在這個傳說中的“波神”不是別人,正是“四大端午冤魂”之一的伍子胥。“波神”這個光榮稱號,是江浙民眾在伍子胥的屍體被扔到錢塘江裡之後贈送給他的。
不管怎麼說,這四個人都是死於五月初五(曹娥之父溺於此日,曹娥本人則於七日後投江),然而,唯有屈原一人的死直接或間接地為我們創造或維持了吃粽子的習俗。端午食粽之“紀念屈原說”,始見於梁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屈原死於公元前二七八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點爭議不大。但是,關於“蛟龍所憚”的說法,有人是持懷疑態度的。如聞一多教授生前就堅持認為,包括粽子和龍舟在內的種種端午禮俗,實際上與“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有關。也就是說,沉入江中的粽子很可能只是單純地為了拜祭蛟龍,而不是作為深水炸彈去“恐嚇”那些對屈原不利的蛟龍或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端午食粽之“紀念屈原說”雖然不盡可信,但是,就連“紀念屈原說”本身,也在經年累月的民間語文中發生了難以避免的變異。最顯著的變異,是“蛟龍”變成了魚蝦,“憚蛟龍”改做了“餵魚蝦”。小時候聽大人說,把粽子扔到水裡,是為了怕屈原的屍體被“魚”吃了。而在湖南省的旅遊宣傳資料上,則有這樣的說法:“傳說當地的人聽到(屈原投江殉國的)訊息以後,十分悲痛,紛紛划著船去搶救,人們不忍心屈原被魚吃掉,就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餵魚。”或曰:“人怕江心中的魚蝦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搶救屈原的同時,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餵魚,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端午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但是一代愛國詩人是法救生還,屈原投江幾天後才被漁民打撈上來,頭部已被魚噬去一部分,其女兒女婿便為他配上半金頭埋葬,女婿疑心有人掘墓盜金頭,遂以羅裙兜土築疑冢,遇神助一夜間竟築成十二座疑冢。”
這十二座疑冢(二十小山式的土堆,也有點像二十隻巨大的粽子),散佈於汨羅市西北四公里汨羅江北岸的玉笥山東五公里處的汨羅山上,土堆前立有“故楚三閭大夫墓”的石碑。
不論是“憚龍”還是“餵魚”,目的都是為了祭祀,為了招魂。其實,按照屈原時代的楚文化傳統,屈原本人在臨死之前就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兩篇招魂的文字材料,即《楚辭》裡的《招魂》和《大招》。在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發現,招魂工作所需要用到的素材十分繁複,而且堪稱奢侈。僅吃的一項,就包括五穀雜糧,豬狗龜雞,飛禽走獸,美酒佳釀。與此同時,等待著魂兮歸來的還包括十六位“朱唇皓齒,豐肉微骨,小腰瘦頸,姣麗施只,體變娟只,美目媔只,善留客只”的美女尤物,供此尊貴的遊魂“恣所便只”。自認真研讀過《楚辭》之後,每一次吃粽子的時候,我都會為了我們碗裡的那一小堆相比之下顯得寒酸之至的葉子包米而不好意思。不過,我仍然認為湧往水裡扔粽子的方法替溺斃者招魂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品味,至少,比我們今天忙著在水裡打撈什麼“黑匣子”要風雅得多。
當然,就像端午和粽子一樣,《楚辭》裡這兩篇與招魂有關的文章究竟是不是屈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