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第1/2 頁)
各國得知帝國南方大臣的態度後立即警覺起來,聯合用武力威脅手段向李鴻章施加壓力。已與各國磋商數月而心力交瘁的李鴻章對&ldo;不明敵情&rdo;而&ldo;局外論事&rdo;的張之洞的&ldo;添亂&rdo;感到十分惱火。他認為,如果堅持不&ldo;畫押&rdo;,談判就會立刻崩裂,結果只能是將帝國拖入無休止的戰亂之中‐‐各國在京城屯兵數萬,隨時有擴大戰爭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帝國的正常秩序無法恢復,逃亡中的朝廷的職能無法履行,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經濟活動陷於停滯,人民的災難和國家的衰弱只能一天甚過一天。在這種內外皆危之際,高談闊論並不能扭轉現實的危困。堅持&ldo;全權大臣必須握有全權&rdo;的李鴻章在給張之洞的電報中說:&ldo;不料張督在外多年,稍有閱歷,仍是二十年前在京書生之習,蓋局外論事易也!&rdo;不到情急之時,李鴻章斷不會如此挖苦諷刺張之洞。
深感列強猶如&ldo;虎狼群&rdo;的李鴻章這一下病得更嚴重了。國中就有人十分清楚李鴻章以所謂&ldo;全權大臣&rdo;的名義和各國所進行的&ldo;議和&rdo;,其實不過是帝國自欺欺人的一個名目而已,言:&ldo;可憐名為全權,於各國開議,其實彼族均自行商定,無所謂互議也。&rdo;
各國公使輪流來看望生病的李鴻章。日本公使最恭敬,始終點頭哈腰。美國公使老是重複&ldo;祝貴大臣早日恢復&rdo;這句話。瓦德西建議讓德國醫生來為李鴻章診治。只有英、法兩國公使不客氣,因為在對&ldo;議和大綱&rdo;的辯論中兩國都做了讓步,心裡很不痛快,站在李鴻章的病床邊惡狠狠地說:&ldo;這個大綱是最後的立場了,如果再不簽字,大戰馬上就要爆發,希望貴大臣不要重蹈葉名琛的覆轍,自取滅亡!&rdo;據說,英、法公使走了之後,李鴻章&ldo;放聲大哭&rdo;,辜鴻銘勸了半天。
慶親王給榮祿寫了一封很長的信,詳細分析了大綱的12款,除了表示在保全載漪和載瀾這兩個&ldo;懿親&rdo;‐‐與慈禧有親戚關係的人‐‐的性命上不能讓步外,其餘的似乎可以接受。比如禁止中國輸入軍火,中國可以從條約之外的國家進口,況且&ldo;洋商惟利是圖,暗中運售,亦無從查禁。&rdo;再如拆除炮臺一款,既然洋人要在那裡駐軍,帝國即使&ldo;堅臺巨炮巍然矗立,亦屬徒具外表&rdo;‐‐這顯然都是李鴻章的觀點。
在京城裡的病榻上還在和洋人周旋的李鴻章沒有想到,慈禧看了十一國的&ldo;議和大綱&rdo;後&ldo;驚喜萬分&rdo;,因為各國開列了那麼多條款,沒有一條涉及她,也就是說,各國最終沒有把她列入&ldo;禍首&rdo;,並且沒有讓她交出權力的意思,於是立即表示:&ldo;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rdo;並給李鴻章回電:&ldo;所有十二款,應即照允。&rdo;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中華帝國政府在&ldo;議和大綱&rdo;上簽字。
但是,辜鴻銘覺得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特別是允許洋人在帝國土地上駐軍一事值得商榷,不應該這樣匆匆簽字。為此他立即翻了臉,說李鴻章僅僅為了保全載漪一夥的性命,任何喪權辱國的條約都肯簽字。李鴻章說:&ldo;你的意思是說我是秦檜了?&rdo;辜鴻銘說:&ldo;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rdo;然後拂袖而去。
李鴻章吐血了。
這是這位積勞病深的大清重臣第一次出現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