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2 頁)
不管雍蒙到底為何攤牌,他的能力都毋庸置疑。一個來月的功夫,吏部諸事全都趕上了進度,還帶著禮部的進度一同加快,朝野之上莫不交口稱讚。當然,他們誇雍蒙的時候必定還要再誇朕英明神武。但朕就隨便聽聽:因為朕估計著,這事兒沒完,雍蒙之後還會再找朕。
另外,在元日大朝會之後,番邦使者陸續離開興京,松仁松贊也是。他走之前,朕又見了他短暫一面。都是些流於形式的話,乏善可陳,畢竟在那之前朕已經私底下交代過李囿注意事項了。
最後,武將。回紇之事,朕交給了黨和,他滿口應下。必須插一句,就沖他這忠心能幹的勁兒,朕也得給他女兒找個好物件。至於朕單獨交代的另一人,則是慕容起。他原本打算隨同李囿、徐應驍等人回劍南道,但朕預備調他去豐府。
&ldo;豐府?&rdo;慕容起這一驚非同小可,從他猛抬的腦袋就能看出來。
豐府地處關內道,位於中西受降城之間,再往北不遠就是與原匈奴的交界之處。橫塞軍主力駐紮於此,與左右定遠軍、三座受降城連成一片,正是本朝北鎮重地。
雖說豐府可算興京極北門戶,但遠及不上隴右。隴右北接匈奴南接吐蕃,還擔著一條絲綢之路,等閒怠慢不得;而匈奴滅了之後,豐府的防禦任務變輕,兵量隨即下跌。
簡單來說,豐府駐軍目前很輕鬆。在這種情況下,朕還要往豐府派新的將軍,背後用意值得深思。
朕也不打算說得太明白。&ldo;在對吐蕃的一戰中,若不是慕容將軍率軍堵截後路,恐怕不能取得如此大勝。如今松仁松贊俯首稱臣,也有慕容將軍的功勞。&rdo;
&ldo;陛下謬讚。&rdo;慕容起客氣推辭,略有異色的眼珠卻直直地望著朕,顯然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ldo;敢問陛下,為何要臣去豐府?&rdo;
&ldo;吐蕃既已平定,朕瞧著,慕容將軍留在劍南道也是大材小用。&rdo;朕坦然自若地迎著他的視線,&ldo;還不若前往豐府,替朕好好練一支鐵騎出來。&rdo;
慕容起嘴唇無聲地動了動,看著像是在重複&ldo;鐵騎&rdo;兩字。&ldo;陛下,&rdo;他思索著問,語速極慢,&ldo;此舉是否為了防回紇?&rdo;
他到興京時日不久,卻已經從南疆瞭解到了北疆……朕一揚眉,心道朕果然沒選錯人。&ldo;黨將軍已然領命。&rdo;
黨和的名字似乎給慕容起帶來了更大的震動。&ldo;黨將軍?&rdo;他的驚訝剋制不住地溢位眼角眉梢,&ldo;朝中將領眾多,陛下為何選臣配合黨將軍?&rdo;
&ldo;若慕容將軍有所憂慮,大可明言。&rdo;
慕容起遲疑一瞬,還是說道:&ldo;臣在劍南道只能算剛立穩腳跟,到豐府後更是毫無根基。更何況,若陛下想要練兵防回紇,定然一呼百應,如何輪得到臣?&rdo;
&ldo;你怕兵將不服?&rdo;朕反問。
慕容起猶豫著點頭。&ldo;是。&rdo;
&ldo;你覺得你不能讓他們服?&rdo;朕又問,幾近激將。
事關面子,慕容起這頭就點不下去了。&ldo;那倒未必。然而……&rdo;
但朕打斷了他。&ldo;說到騎兵,你認為朝中還有哪位將領比你更擅長?&rdo;
&ldo;這……&rdo;慕容起第三次猶豫,但朕都瞧得出裡頭已經沒有多少真的成分。&ldo;據臣所知,沒有。&rdo;說完,他就一叩首:&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