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3 頁)
&ldo;你就是楊明小子?&rdo;
&ldo;閣下就是吳大用?&rdo;
吳大用眼睛一眯,&ldo;哼,今日你若能知難而退,還能留有一絲顏面,否則……&rdo;
楊明頷首道,&ldo;楊某既然來了,決不會就此作罷。&rdo;
&ldo;那好,此次的規則很簡單,共有三關,每一關就是一道題,每破解一道題以一炷香時間為限,請看第一題!&rdo;吳大用走到第一卷畫軸之前,揭開了遮住畫卷的紅布,只見上面用蠅頭小楷寫著幾句短詩。
楊明定睛一看,只見上書,&ldo;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各層幾盞燈?&rdo;
坐在下首的李縣令見到這道題也是兩眼直翻白眼,急忙示意身邊的衙門幾位師爺人等,這幾位師爺急忙取來筆墨紙張,開始埋頭苦算了起來,這幾位師爺當然不知如何讓著手,只能是帶入數字憑空猜想罷了,急得幾人火急火燎般的額頭直冒冷汗。
楊明傻眼了,果然是傳說之中的奇難問題?吳大用見楊明呆滯的樣子頗為得意,以為楊明是徹底沒了脾氣,便道,&ldo;現在認輸還來得及啊,投降只輸一半啊……&rdo;
楊明充耳不聞一般走到一旁的書案之前,心裡開始思索這道奇難之題,這道題的意思是有一座塔,一共有七層,每層裡面點著不同數量的塔燈,一共三百八十一盞,從上到下,每一層燈的數量都是上面一層的兩倍,問每一層各有幾盞燈?
楊明奮筆疾書,設塔尖x盞燈,則:x+2x+4x+8x+16x+32x+64x=381127x=381x=3所以:第7層3盞、第6層6盞、第5層12盞、第4層24盞、第3層48盞、第2層96盞、第1層192盞。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但是古代除了珠算以外,基本上還沒有這樣一套完善的代數方程,尤其是在這個以八股取士的年代裡,代數只能被稱之為小技爾。
楊明終於停筆道,&ldo;各位,這道題在下已經算了出來,答案就是第七層三盞,第六層六盞,第五層十二盞……&rdo;
賈縣令豁然一聲從太師椅之上站了起來,驚疑不定的望向楊明,站在一旁的下人提醒著賈縣令道,&ldo;大人何故如此?&rdo;
賈縣令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一屁股重新坐倒在椅上口中喃喃道:&ldo;何至於此,何至於此,本官失算了啊!&rdo;吳大用此時看著楊明的模樣彷彿看著妖孽一般,&ldo;不會的,巧合,絕對只是巧合……&rdo;
&ldo;敢問吳公子,在下這答案,可是正解?&rdo;楊明面帶微笑的問道。
&ldo;不錯,正是正解,算你僥倖過了這一關。&rdo;吳大用頗不甘心打得回答道。擂臺下的會稽百姓一聽此言自然是樂得滿臉春風,不知不覺連腰桿也挺直了許多。下首的李縣令一聽此言,一顆高高懸起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回頭狠狠的瞪了一眼幾位滿頭是汗的師爺,李縣令本打算讓這幾位師爺再楊明支撐不住的時候悄悄接濟他一把,沒想到……一群吃乾飯的東西還抵不上人家一個人,一念及此處,李縣令不言自主說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狗血臺詞:&ldo;飯桶,全都是飯桶!&rdo;
&ldo;撲通……&rdo;幾位師爺跪了一地……
吳大用再次走到第二卷畫軸面前,拉開了那層紅布紗,只見上面寫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