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為什麼到了明朝會發展成為這樣空前的狀況呢?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所以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對城隍廟建設制定了具體規制,府城隍廟要和府衙一樣大,縣城隍廟要和縣衙一樣大。而且幾乎新官上任前都要到府城隍廟祭祀,宣誓忠於神明、忠於職守後,才能入衙理事。
在紹興府這個特殊的地方,紹興府衙和會稽縣衙,山陰縣衙,三個衙門幾乎就是緊挨著,而每個縣衙都得有一座城隍廟,既然兩個縣都有了城隍廟,那麼比縣衙還高一個等級的府衙不可能沒有城隍廟吧!所以在府衙就應運而生了一座更加豪華的城隍廟,於是乎,紹興府就有了&ldo;一府二縣三城隍&rdo;的說法。兩座較小的縣城隍廟拱衛超大號的府城城隍廟,構成了千古難得一見的奇異景象,今日的城隍廟前更是人山人海,原因無他,只是因為前日鬧得沸沸揚揚的&ldo;楊秀才&rdo;被毆一案就要在今日做出了一個瞭解,事關會稽和山陰二縣父老的臉面問題,所以每個人都倍加重視。
為了方便兩縣父老能夠將此次比試的過程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山陰縣賈縣令和會稽縣李縣令特地在城隍廟之前搭建了一處擂臺,擂臺上的吳大用身體臃腫,嚴重超標,一雙臥蠶眉下的眼珠子透露出一絲奸詐之意,吳大用的姐姐是賈縣令的正室夫人,後臺之硬自然是有恃無恐了,而且此時的他也是胸有成足,小弟惹了事,他這個做大哥也不好袖手旁觀,不然他以後幫裡的手下會如何看他,自己的威信不免會大打折扣,身為姐夫的賈縣令特地用重金給他買下了三道難題,賈縣令也是讀書出身,自然知道楊明在秀才之中算得上佼佼者,八股文,四書五經什麼的是完全難不倒他的,所以這三道題五一不是奇難,完全超出了四書五經的範疇。
幸好如此,否則,以楊明如今遠非以前那般的讀書功底,考些道德文章豈不是要吃個大虧!
在擂臺之上懸掛著三幅捲軸,很顯然,就是此次的三道難題了,這三幅捲軸都是用紅布遮蓋住的,要在雙方選手就位之後才能一一掀開。吳大用一身長衫,草包的搖了搖手中的摺扇,&ldo;都快午時了,楊明這廝怎地還不來,莫不是怯了場,李縣令,依在下看來,也不用再比了……&rdo;
&ldo;哼,本官之前也沒有約定具體的時限,如何能依你!&rdo;坐在首席位置上的李縣令顯然也是被楊明給氣得不輕,這小後生今日若是不來,會稽縣父老的顏面可就毀之一旦,屆時老夫不好好懲治於他,老夫就將&ldo;王&rdo;字倒著寫。
一旁的賈縣令倒是一位頗具陽剛之氣的中年人,賈縣令和李縣令都是儀表堂堂,這是大明的官員都有一個特點,年輕是小帥哥,年老的老帥哥,縣官很多時候不過是一種政權的象徵,是朝廷的體面。若是長得實在太醜,讓人尊敬不起來,未免有損官府的威嚴,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知縣長得像陳佩斯,會是一種什麼情況。
所以,吏部在選官的時候,對待選官員的外表很在意,也有一本類似於手冊的指導檔案。
官員相貌的上品首推&ldo;國&rdo;字臉,這種相貌威嚴正氣,有官威;其次是&ldo;目&rdo;字臉,這中五官風雅俊朗,有親和力;最差是&ldo;金&rdo;字型,上小下大,不過,戴上烏紗帽,倒也能遮醜。
所以,有明一朝,能做上大官的,大多是美男子。于謙,解縉,李東陽,嚴嵩,張居正,都長得五官端正,儒雅風流。這些都是小問題,關鍵是明朝選官注重相貌,長得實在太難看,也拿不到實權職位,要想打破這個潛規則,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所以大明的官員都很自戀,扔到這紹興府就更加怪相迭生,兩縣本就攀比成風。兩位帥哥